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网上民声】景区票价咋这么任性?
 

  新闻背景:景区票价“明涨”“暗浮”;门票车票保险捆绑销售;学生票只在暑假销售;全价票40元半价票变30元……国家发改委近期在全国200余家景区检查门票时发现不少乱象。景区违规定价痼疾难除,门票收入甚至成为一些地方财政“提款机”。“门票依赖症”之所以久攻难破,在于长期以来国内景区门票的收入支出随意化,缺少约束与监管。

  网友 丽丽的花衣裳:发改委隔三差五检查;新闻媒体隔三差五报道;各地消费者隔三差五爆料……这么多年来,景区门票的那点病疾,已经犹如定期上演的四季歌。舆论每每呼吁,政府要加强这方面的监管,景区管理不能这么任性,处罚起来要杀一儆百。可嚷嚷并治理了几轮,没从根本上改变混乱的局面,还搞得大家都快麻木了。

  网友 青蛙兄弟:任何秩序的混乱,根本上都是一种法治秩序的缺席。如果不从建构景区管理法治化的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以及其他同类问题,我们就会在责权失衡的漩涡中不停打转,消磨公权的信誉与管理的品质。老百姓就会用脚投票,把票子花到境外去。隔三差五“抓一抓管一管”的呼吁,注定只能雷声大雨点小,反倒壮了一些滥权伸手者的胆子。

  网友 嘻哈小兔:表面看,这是权力任性的问题,地方政府既是门票涨价的获益者,又是门票定价的监督者,左右手互搏,能管得上、管得住、让老百姓满意才怪;往里头看,这是个景区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绝大多数景区,除了圈出一块地坐收门票,有点旅游营销“技术含量”的办法根本不会;再往深看,这是个责权不明、产权不分的体制问题,风景名胜、文化遗产这类公共资源,所有权貌似属于“国家”,但是政府说承包给谁就承包给谁了。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春运】候车室的...
内蒙古武警森林官...
草原铲雪大叔
根河市现-47.8℃极...
“非遗”年货传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品茶香 学文化
黄河内蒙古段全线封河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