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走进乌兰计五村村委会大院,欢声笑语不时进入耳畔,热闹的气氛让人们忘记了数九天的寒冷。“现在是农闲时间,村民们都喜欢来咱们文化活动室跳舞、下棋,爱唱的还能唱一会儿,现如今咱们农民的生活可丰富了。”乌兰计五村村支书陈红如感慨着。
近年来,九原区文化工作扎根基层,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全区8个苏木镇、街道文化广播综合服务中心都建起300平方米以上活动室,并配备了文化设备,实现“既有活动场所,又有活动设备”的目标。村级文化室达到内有图书阅览室、共享工程、乒乓球活动室,外有篮球场地的设施规模。
特别是“十个全覆盖”工程以来,户户通实现全覆盖,新建49个“村村响”村级平台,升级文化活动室44个,文化活动室实现全覆盖。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日趋完善,文化活动多姿多彩,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惠民新风吹遍城乡每一个角落。
近年来,九原区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实现重心下移、资源下移,全方位向广大群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据统计,截至目前,这个区已经组建文艺志愿者服务队伍13支,发展文艺志愿者500多人,在社区、学校、乡村文化大院等地建立了100个服务基地,服务项目达到10多个,每年开展各类文艺志愿服务活动5000多场次,受益人数达20多万人次。
九原区还从实际出发,开展了“一镇一品”特色文化品牌创建活动,全区4个苏木镇逐步创建了本地区的文化活动品牌。其中,麻池镇培育了剪纸能手37人,剪纸从艺人员48人,剪纸艺术爱好者2000余人,剪纸文化逐步走向了产业化,目前麻池镇已成立剪纸协会并注册商标,现已在包头及周边地区发展了10多家客户,定期提供产品;阿嘎如泰苏木每年举办莫尼汗山敖包祭祀等蒙古族传统文化活动,力争打造包头城郊地区最具魅力的蒙古族传统文化活动品牌;哈业胡同农业产业园区有多家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入驻,可提供采摘、观光、休闲等项目,开展首届旅游采摘节、乡村休闲游等活动,有关地区、企业成功开展了祭火节、登山节、冰雪冬捕节等特色文化旅游活动。2011年至2014年,九原区先后获得国家级文化奖项17个,自治区级奖项7个。(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