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森和母亲精心挑选有机小米,为游客准备特色旅游商品。记者 徐永升 摄
隆冬时节,走进翁牛特旗乌丹镇赛沁塔拉嘎查,5000米长的文化墙格外引人注目。墙面以浮雕的形式将史前文化、民族经典、法律法规、安全常识一一展现。来玉龙沙湖的游客经过文化墙,总要停下车来驻足细细品读。
从2014年起,嘎查投入1260多万元,硬化街路、改造危房、新建文化广场……乡村变美了,环境变好了,头脑灵活的农民张树森看到了商机。“背靠玉龙沙湖4A级景区,咱不能捧着金碗要饭吃!”2015年,张树森的乡村庄稼院农家乐正式营业。
只花了10万多元,张树森就把自家4间正房、8间厢房改造成了客房、餐厅和一间60平方米的透明厨房。现摘的蘸酱菜、土鸡炖蘑菇、干炸野生鲫鱼、手把羊肉、铁锅烙饼成了农家乐的招牌饭菜。一只35公斤的有机羔羊,张树森做成手把肉,能挣1000多元。2015年,他家光农家乐的毛收入就达到30多万元。
作为全嘎查首家农家乐,张树森的生意也让嘎查里的乡亲们尝到了甜头。旅游旺季,他的农家乐1个月就能消化掉200多只鸡和10多只羊,村民养的鸡和羊一下有了稳定的销路。他还和周围4家农民联办家庭旅馆,仅3个月旺季每户就能挣1万多元。如今,在张树森的带动下,全嘎查已发展农家乐10家。
“没有‘十个全覆盖’工程,我的生意没这么好!”张树森说,过去也有农牧民开过农家乐,可满街的粪坑、柴草垛又脏又臭,留不住客人。而现在,嘎查面貌一新,游客吃完晚饭还可以到文化广场跳跳舞、在路灯下欣赏文化墙、到文化展览馆看村民原创的文化节目。 说起2016年的打算,张树森心里有一盘棋:他要把小院重新硬化,建一个水冲式厕所,发动邻居们开设火炕式的家庭旅馆。同时,还要建一个特色农产品柜台,把有机小米、绿豆、荞麦面、玉米茬等杂粮做成小包装,通过游客把当地的杂粮卖到全国。(记者 徐永升)
【记者手记】张树森的农家乐能火起来,一是因为背靠玉龙沙湖,这是先天的旅游资源优势;二是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后,干净漂亮的村庄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的载体。由此看来,在具有旅游资源优势的嘎查村,通过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来发展乡村旅游是一条很好的致富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