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鄂尔多斯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十个全覆盖下的暖水正月廿五
内蒙古新闻网  16-03-04 16:14 打印本页 来源: 鄂尔多斯晚报  
 

 

龙抬头

“背媳妇”

笑开颜

看大戏

舞狮子

  准格尔旗的暖水乡,历史上人们“走西口”途经此地,车水马龙,非常热闹,并且每年农历的正月二十五都要搭台唱戏,表达对新一年幸福安康生活的期冀。如今“走西口”已成为历史,而正月二十五的集会一直延续至今,成了暖水乡的传统。随着“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今年的“古会”更是新韵十足。

  阳春三月,古镇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街头舞动的大秧歌,龙腾盛世、晋剧“龙头拐”等一系列传统文艺演出赢得了乡亲们的阵阵喝彩声。夜幕下,灯火辉煌的九曲黄河阵内烟雾袅袅,闪耀着神秘的色彩,不时有结伴而行的人们穿梭其间,这个曾经用来御敌的妙阵法,慢慢的演变成老百姓消灾、祈福、许下心愿的神圣载体和寄托。

  作为正月二十五“古会”的顾问,73岁的康致栋老人告诉记者,今年的“古会”更有创意,将江南水乡的花篮舞搬到“古会”上,与传统的舞龙、舞狮、扭秧歌、划旱船、二女子拉碌碡等相结合,体现了年轻人的活力,更受群众的欢迎。说到暖水“古会”的来历,老人告诉记者,很多年前纳林、暖水一带曾经发生疫病。暖水的百姓很害怕,于是在正月二十五这天自发组织了一次大型的神会,祈求苍天的庇佑。然而当年是不是这样的神会保佑了暖水百姓的平安健康已无从考证,但是正月二十五办“古会”搞红火的传统却一直保留了下来,并办得有声有色,有时还邀请外地的演出团体前来助兴。来参加“古会”的传统活动,也成为当地百姓最开心的事情。

  今年,随着“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农牧民不但住进了新房、看上了电视,还能在村里的文化活动室娱乐,而且小病在家门口就能治,老人们每月还有生活补贴。康致栋老人告诉记者,他家住着100多平方米的新房,家电一应俱全,大家都笑称他住着大别墅。“如今,百姓安居乐业,翻开历朝历代的历史,任何时候都找不到这样的‘福利’,还是共产党好。所以,遇到这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大家都很乐意参加。”老人开心地说。

  今年65岁的梁文忠告诉记者,在村委会和乡政府的帮助下,他家的旧房年前就拆除了,材料已经备好,四月初动工,六月份就能主体完工,今年就可以住上新房了。“今天来看‘古会’感觉心情更舒畅了。”

  春风、暖阳、笑脸,“十个全覆盖”下的美好图景春光无限。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呼和浩特:非遗齐聚...
铁路春运剪影
闹元宵
诵经典 承母语
“乌力格尔”唱响...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天籁之音“颂春”
牧区娃的幸福“学堂”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