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记者:我们非常关注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面临不断下行的经济压力,内蒙古能否在“十三五”期间保持经济发展换挡不失速?“十三五”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什么?
巴特尔代表: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自治区党委、政府制定了“十三五”规划纲要,总的要求是: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体确定了6个方面的目标,与国家的总体部署是一致的。一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左右,人均GDP达到1.8万美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7%左右,确保实现“两个翻番”目标。二要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将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目前的42%提高到55%,服务业比重从40%提高到45%,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由6%提高到10%以上,形成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三要建设更加完备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建设贯通自治区东西、连接12个盟市的高铁大通道;实现县县通高速或一级公路,行政嘎查村全部通沥青水泥路;打造4至5个通用机场群,使机场总数从目前的24个提高到60个左右。四要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8%和9%,收入总量达到全国平均水平。80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旗县全部摘帽。五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主要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基本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六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
从内蒙古的情况看,“十三五”时期GDP年均增长4.3%、城乡居民收入增长6.4%和3.8%就可以实现“两个翻番”目标。但从我们的发展基础、优势潜力和面临机遇看,内蒙古有条件、有能力发展得更快更好一些,既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为保就业、惠民生创造条件,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做到“换挡不失速”。同时,内蒙古是国家重要的能源资源基地、粮食主产省区和农畜产品基地,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安全稳定屏障。从服务国家大局出发,我们不仅要把自身的工作做好,而且要更好地完成各项目标,尽可能多地为国家作贡献。对此,我们是有信心的。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是“六个着力”。一是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实施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比如,去产能方面力争3年内引导退出煤炭产能1亿吨,去库存方面今年将实施22万户以上的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比例达到50%以上。二是着力稳定经济增长,通过扩大有效投资和消费需求,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三是着力做好“三农三牧”工作。稳定粮食产量和播种面积,奶牛规模化养殖水平达到85%以上,建设高标准农田400万亩,完成5000万亩以上土地确权。四是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继续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在简政放权、国资国企、财税金融和教育医疗、养老保险等领域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推进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加快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人才发展为支撑,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五是着力推动绿色发展。进一步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切实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构筑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六是着力加强民生保障。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完成所有行政嘎查村“十个全覆盖”任务,城镇新增就业26万人,扎实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继续办好“三个一”民生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