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的巴林草原,春寒料峭,乍暖还寒。地处高寒山区的右旗索博日嘎镇海苏坝村依然寒意袭人。
然而,当记者走进该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的一户人家时,扑面而来的却是浓浓暖意,两位老太太正坐在小板凳上粘鸡毛掸子。
“1999年,家里没啥经济来源,住了三十多年的小土房都快塌了,我就1000元钱把房子卖了,和老伴儿领着5岁的孙女去黑龙江收破烂儿,一晃就是10年。后来孙女上初中才回到赤峰,一直租房住。2014年10月,村里找到我说建起了幸福院,免费住,正好孙女也考上大学了,我们就回来了,没想到老了老了还能有个安稳的家。”说话的人名叫孙文,今年76岁,老伴儿71岁,是右旗推行幸福院建设结束了老两口16年的在外流浪生活。如今孙文是院民推举的幸福院“院长”,谁家外出或有个大事小情儿都要向他报告。虽然没有村里的任命,也不开一分工资,但他却一丝不苟,每天都要到院内各家各户巡视一趟。
据索博日嘎镇驻村干部额尔德木图介绍,幸福院如今共入住20户,都是享受低保的贫困、无房户。目前全镇像这样的幸福院已有8处,人口达到800人的嘎查村都建了幸福院,入住家庭占全镇空巢、孤寡、残疾和无房户家庭的近90%。
距索博日嘎镇东南180公里处的宝日勿苏镇太平村,住在幸福院里的空巢家庭老人同样生活得其乐融融。
“我儿子长年在北京打工,女儿在大板。我们在城里住不惯,身体又不好,老伴儿得过脑血栓,我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来幸福院前住在后街,房子四十来年了,都要塌了,四下透风,经常哪块坏了补哪块。现在好了,房子免费住,水、电、暖、有线电视都有,邻居们还能经常串串门唠唠嗑,一点也不孤单,晚年生活真挺幸福的。”今年66岁的太平村幸福院院民韩玉琴对记者说。
2014年,宝日勿苏镇以“村级主办、群众参与、政府支持”为原则,积极争取和整合项目资金50余万元,率先在太平村依托村部建设互助养老幸福院1处,占地6000平方米,能容纳16户,每户住房面积45平方米,水、电、暖、有线电视等设施齐全,当年10月份全部入住,共安置孤寡、空巢家庭老人28人。去年,该镇又采取与太平村相同的模式,整合项目资金20万元,在新井村建设幸福院1处,目前安置孤寡、空巢家庭老人10人。同时,他们还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推进,配套建设了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卫生室和便民连锁超市。室外建设了活动广场,配齐了各种健身器材。
“在全旗推行互助养老幸福院建设,主要是考虑目前年轻人外出上学、务工日益普遍,因此出现了一些留守老人、空巢家庭,而这个群体又多是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的老人,平时有个病啥的都需要有人及时照料。右旗属于牧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基层政府即使组织志愿服务也难以保证每位老人能得到及时的照顾,为避免出现媒体上报道的老人生病卧床甚至离世多日都无人知晓的情况,有效化解空巢家庭等特殊人群的养老难问题,旗委、政府从2014年开始,通过边试边推进的方式,在全旗有条件苏木乡镇的嘎查村实施了互助养老幸福院建设,从而为根本解决全旗空巢家庭和留守老人养老难奠定了坚实基础。”旗委副书记郭殿明介绍说。
右旗推行互助养老幸福院建设,主要是通过整合“一事一议”、危房改造、扶贫开发等项目资金,依托村部或废弃学校、教学点等闲置资源,紧密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推进工作,根据农村牧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而来。幸福院依托村部的最大好处,是村里已有的村民文化活动室、图书室、棋牌室、卫生室以及活动广场、室外健身器材等都能直接为院民所用,方便院民日常生活、锻炼和医疗保健,最大限度发挥项目资金的效益。在管理上,各幸福院都有院民自己推选的热心“院长”,每天不定时到各户走访巡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帮助解决或协调村里解决。
仅2015年,右旗就整合各类资金500余万元,用于推进互助养老幸福院建设。目前,全旗已有3个苏木乡镇建设互助养老幸福院11处,投入使用10处,入住孤寡老人、空巢家庭老人及其他弱势人群230户、450余人。
今年,索博日嘎镇、查干沐沦苏木、查干诺尔镇、宝日勿苏镇等苏木乡镇计划进一步推开互助养老幸福院建设,以保证其他够条件、有意愿的空巢家庭老人能够全部住进幸福院。(记者曲方李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