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
告别一个5年,迎来又一个5年。
当前,“五大基地”的“十三五”建设蓝图已经绘就。今后5年,我区将会有哪些新举措?要实现哪些新目标?
煤炭转化率超过50%
“十三五”,我区坚持“节约、清洁、高效、安全”的战略方针,大力推进煤炭清洁转化、高效利用,实现煤炭转化率超过50%。
发展清洁高效、大容量燃煤机组,有序推进呼伦贝尔、锡林郭勒、鄂尔多斯3大煤电基地大型坑口燃煤电站群建设。到2020年全区火电装机达到1.4亿千瓦,新建机组严格执行先进的能效、水耗、排放标准,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占比提高到50%。
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进一步提升全区煤电高效清洁发展水平,加强石油、天然气开发利用,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
到2020年,全区外送电能力超过7000万千瓦,一次能源供应能力占全国的20%左右,能源外送量占全国的40%左右。
现代煤化工
转化煤炭能力达到2亿吨左右
“十三五”,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产业园区化、装置大型化、产品多元化、生产柔性化原则,我区将以鄂尔多斯、呼伦贝尔、赤峰等水煤组合条件较好地区为重点,加快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芳烃等升级示范项目建设。
推动聚氯乙烯、焦化、电石等传统产业技术进步和升级换代,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到2020年,现代煤化工转化煤炭能力达到2亿吨左右,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
提高有色金属延伸加工比重和水平
突出发展有色金属生产加工业,推进铜、铅、锌等有色金属探、采、选、冶、加一体化和煤电铝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产业化,提高有色金属延伸加工比重和水平,到2020年有色金属生产能力达到1400万吨左右,延伸加工率提高到70%以上,建成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
推进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和产品结构调整,提高特种钢和优质钢比重,大力发展取向硅钢、无取向硅钢、高速重轨、压力容器、铌铁合金产品制造,建设包头稀土钢基地。
农畜产品加工
转化率达到65%以上
立足发展基础,依托资源优势和龙头企业,打造品牌集群,提升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
大力振兴羊绒产业,保持乳业领先地位,适度扩张肉类和优质粮油加工产业,积极培育果蔬、饲草料及沙生、林下产品加工产业。
加快绿色农畜产品标准体系和品牌建设,培育和引进产业领军企业,打造优势龙头企业产业集群,推进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标准化、品牌化、生态化、安全化、高端化。
到2020年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以上,建成国家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旅游业总收入突破5300亿元
充分发挥内蒙古独特的景观和文化特色,促进生态、文化、旅游高度融合,把内蒙古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
以“全域旅游、品牌引领、区域联动、共享融合”为原则,规划形成以内蒙古东西大通道为基础的一条旅游大通廊,构建呼伦贝尔—兴安旅游度假区、锡林郭勒—赤峰—通辽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呼包鄂—乌兰察布—巴彦淖尔旅游度假区和乌海—阿拉善沙漠旅游度假区四个旅游大区,在毗邻京津冀盟市打造京津冀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到2020年,全区创建10个左右国家5A级景区或国家旅游度假区。到2020年,旅游业总收入突破5300亿元。
相关链接:
内蒙古:培育新常态下建设“五大基地”新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