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巴彦淖尔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嘎查“第一书记”田臻“驻”进了村民心里
内蒙古新闻网  16-03-11 11:42 打印本页 来源: 巴彦淖尔日报  
 

“第一书记”田臻(右二)认真记录群众意见

  “田书记来之前,我们村里的空地上全是多年没清理过的垃圾堆、柴草堆,现在你看,全栽上树了。”“田书记给我们联系着拉上了电,要不电饭锅连米饭也煮不熟。”……

  日前,记者在磴口县沙金套海苏木温都尔毛道嘎查采访时,听到最多的就是村民述说“十个全覆盖”给嘎查里带来的变化,其中提到最多的一个名字是市纪委派驻这里的“第一书记”——田臻。大家朴实的话语里充满对田臻的感谢。

  温都尔毛道嘎查紧靠乌兰布和沙漠,有880人,村民收入来源单一,主要靠种大田,其中八组是移民村,耕地相对较少,一直以来是县里的重点扶贫对象。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是当田臻2015年4月第一次迈上这块土地时,眼前破烂不堪的场景还是让他傻了眼。

  怎么干?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田臻犯了难,思来想去,他只能用最笨但也是最踏实的办法——走村入户,了解社情民意,看看能帮群众干点什么。

  别看温都尔毛道嘎查只是一个村,但是面积比其他旗县的两个乡还大。田臻和另一名驻村干部分头行动,整整跑了一个半月才将全村情况摸了一遍。他还面临一个难题,虽然名义上是“第一书记”,但大家都不认可这个陌生的城里人。

  怎么取得村民信任?还得办些实事。在与一组村民交流中,村民说出了心愿:给我们把用电问题解决了。原来,一组面积大,35户村民又分散居住,其他地方一台变压器就能满足用电需求,而到了这里就出现电压不足的情况。

  田臻了解情况后,多次和当地电业部门沟通协调。很快,电业局派人为村里增加一台变压器,架高压线2000米。一组组长李明成说:“过去因为电压上不去,连米饭也煮不熟,还经常因为电压问题烧坏电器,现在好了,电压稳了不说,还可以带动其他大家电。”李明成边说边按下电水壶的开关,没几分钟便烧了一壶水端了上来。

  在一次走访中,田臻得知村民卢福生的女儿从乌兰察布搬迁到磴口的过程中户口出了差错,出生年龄由1994年登记为1999年,以至于到目前虽已成家,还领不到结婚证。他立即打电话向公安机关说明相关情况,并帮助卢福生找证明材料。当女儿的结婚证办下来后,卢福生的老伴儿激动地说:“田书记啊,你真是大能人,我们两口子没办法的事儿,到你这儿就有眉目了。”

  慢慢地,田臻在村里树立了威信,开展工作时更加得心应手。

  去年9月,为响应全市“大干六十天,全面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的要求,田臻及时召开村民大会,动员群众开展“四清三治”工作。可是问题层出不穷。对于农牧民来说,柴火的重要性不亚于城市的天然气,怎样才能让大家心甘情愿地开展清理整治工作,其实他心里已经有底了,因为在走访时他已经掌握了这里的村情——村民淳朴憨厚、通情达理。他积极协调嘎查为群众腾出100亩空地,供群众晾晒葵花玉米和置放柴火,同时为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他自己拿出2000多元为每户人家发放一大袋洗衣粉,还提出“秋收停上一天半,垃圾全部清理完”的口号。淳朴的村民得到鼓励后,纷纷响应田臻的号召。一天半的时间里,村里男女老少齐上阵,洗涮的洗涮、清拆的清拆,计划的任务果真顺利完成。为进一步鼓足村民们的干劲儿,他又召开村民大会,对10户先进户进行表彰并颁发了奖品。

  看到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村民们对这位驻村干部更加信服了。

  然而,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选择了驻村工作就必然对家里的事关心得少了,尤其像田臻这样长期驻村的干部,有时两三个星期也顾不上回家。平时是邻里夸赞的模范,如今变成了一个不称职的父亲,因为孩子得不到他的关怀;变成了不称职的丈夫,因为妻子得不到他的陪伴;变成了不称职的儿子,因为母亲得不到他的照顾。当得知母亲生病时,他开车到前旗探望,刚一回家,没想到村里就来了电话催他回去。第二天早上5:30,他的闹铃准时响起,天亮时,他的身影已出现在村里。

  “当驻村干部,尤其是一名党员干部,终归要做点有意义的事,在这里,苦点、累点,我很充实、很满足。”田臻说。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录制前的准备
“充电”学习
两会上,有一种气...
中外媒体聚焦内蒙...
【两会花絮】会场...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代表接受采访
最大任务是履职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