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2016全国两会 > 两会动态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驻华大使:“一带一路”意义重大为各国带来实惠
内蒙古新闻网  16-03-13 10:40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社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秉持亲诚惠容,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开展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两会期间,多位外国驻华大使在接受新华网独家专访时表示,“一带一路”意义重大,能够为各国带来实惠。

  2013年,习近平主席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

  法国驻华大使顾山说:“在全球化的今天,丝绸之路这样能汇集各方力量的计划是我们所关注的。重要的是中国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的伟大想法。这样的计划可以让我们为之努力。”

  两年多来,“一带一路”倡议成就斐然,已有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合作意愿,30多个国家同中方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近20个国家同中方开展了机制化产能合作,一大批重点项目已在各国落地生根。

  阿盟驻华大使加尼姆·希卜里在受访时强调指出,从2014年6月以来,中国和阿盟国家的关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双方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和谅解备忘录。这些都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体现。

  约旦驻华大使叶海亚·卡拉莱表示,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立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我们看到,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承担了极其重要的责任。我们喜欢‘一带一路’倡议,因为中国借助这一倡议使许多国家受益。”比利时驻华大使马怀宇说。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丰硕成果的背后是互利共赢的理念。“一带一路”已成为和平友谊的纽带、共同繁荣的桥梁。

  希卜里表示,阿拉伯国家和人民都坚定赞成和支持这一倡议,因为它必将促进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的双赢。比如,这一倡议会促进开展诸如自贸区的建设、投资基金建立以及提供人员培训等有利于阿拉伯世界发展的项目。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哈立德确信,“一带一路”倡议将为所有人带来双赢互利的实惠。“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项目,巴基斯坦和中国目前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全力加速建设走廊。

  “我期待看到‘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以及地区的共同繁荣与和平发展发挥积极作用。”韩国驻华大使金章洙说。

  “一带一路”的建设在实现合作共赢的同时,也促进各国间的互联互通。

  尼泊尔驻华大使马赫什·库马尔·马斯基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由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精彩构想,它融合了古代与现代,推动建立新型的区域间互联互通。

  卢森堡驻华大使石泰嵋指出,连接中国与欧洲的想法存在已久。通过中亚、中东等地区,实现中欧的互联互通,是一个很棒的想法,欧洲对此非常欢迎。

  “‘一带一路’倡议真的非常伟大,因为‘一带一路’连接亚洲、欧洲和非洲,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所以这一倡议意义重大。”以色列驻华大使马腾说。(记者刘小军 常烨) 

[责任编辑 魏佩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晒晒我的全家福
小气象迷
创业带动就业
气象科普进校园
录制前的准备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代表接受采访
最大任务是履职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