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时政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共同创造美好精神家园——内蒙古民族工作综述·文化建设篇
内蒙古新闻网  16-03-13 12:56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民委网站  
 

  今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区时,殷切期望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要守望相助,守好家门,守好祖国边疆,守好内蒙古少数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

  近年来,我区先后提出了民族文化大区、民族文化强区建设发展目标。今年以来,基于民族文化强区建设,又将打造文化亮丽风景线作为文化建设新的发展方向。

  在利好政策的不断推动下,我区文化事业、产业繁荣发展,涌现出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民族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各族人民的文化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

  畅通渠道,文化服务触角延伸到最基层这两天,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连着下了几场雪,草原换上了冬装,牧民们也到了“猫冬”的时候。桑根达来镇恩克宝立格嘎查的牧民额日登朝克图哪儿也没去,守在家里看电视。他说:“今年7月份,家里安装了‘广播电视户户通’,现在能收到50多个频道,这个冬天有事儿做了。”

  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是自治区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内容之一。

  2013年底前,我区已经完成了68万户直播卫星村村通和110万户户户通广播电视建设任务。2014年自治区决定实施“十个全覆盖”,今年到目前又完成了50万户户户通建设任务,极大地满足了我区广大农牧民看电视听广播的需求。与此同时,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工程正在进行66个站点的建设,部分农牧民有望在12月份前收看到高质量的数字电视节目。

  同样的好消息接连传来:2014年,中央给每个草原书屋下达的1600元的出版物补充资金已经全部拨付到旗县,“目前,我们正在积极与各旗县共同努力,准备尽快完成出版物补充更新任务。”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实际上,在2012年底,我区的11275个草原书屋就全面覆盖了我区行政嘎查村。2013年,“使用和管理”成为草原书屋建设的工作重点,同时,我区开始试点推进数字书屋建设。目前,部分人口相对集中地区及边境、边远地区推广建设1200个数字草原书屋的建设工作已经启动。

  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东风工程”是一项国家惠民工程,我区承担着内蒙古民族文字出版基地业务楼、区直新闻出版单位编辑制作设备、地市级党报采编设备、县级新华书店发行网店新建改建、县级流动售书车购置等项目。截至2014年10月,该工程的5个项目均进展顺利,预计2015年可全面完成。

  一项项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工程不断推进。

  微波数字化改造工程是一项确保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坚持公益、面向基层、服务农牧民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传输覆盖体系建设工程。该工程开始于2013年3月,总投资8000多万元。2014年10月底,工程全面完成,进入试运行阶段。

  作为民族文化建设的重大项目之一,国家蒙古文出版基地的项目目前已经在国家发改委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立项,自治区党委、政府也把这个项目列入了自治区重点文化扶持项目,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新闻出版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国家和自治区政府拨付2000万元基地建设前期启动资金、自治区政府划拨124亩建设用地已经全部到位。

  2013年,自治区财政投入近11亿元资金,用于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其中,投入3.45亿元对760多个公共文化场馆进行改扩建、维修及设备购置,盟市“三馆”、旗县“两馆”、苏木乡镇“一站”不断得到完善。2014年,我区又把嘎查村文化站建设纳入自治区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文化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了最基层。

  打造精品,各族群众共享高质量文化生活

  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适应,我区加强了对民族艺术精品创作的扶持引导,近年来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文化产品和文艺团体。

  9月13日,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表彰座谈会在北京举行。表彰会上,揭晓了本届“五个一工程”奖评选结果,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选送的电影《警察日记》、话剧《国家的孩子》、动画片《大角牛梦工场》、广播剧《宗旨》和歌曲《爱的眼神》获奖。

  我区实施舞台剧重点作品创作等扶持工程,对立项排演的剧目给予必要扶持,对市场反响好、获奖的作品进行再奖励。加大对文艺惠民演出的扶持,决定每年对每支乌兰牧骑补贴20万元。举办具有示范性、导向性的艺术活动。草原文化节已经连续举办了11届,乌兰牧骑艺术节举办了5届,成为区内外叫得响的文化节庆品牌。

  近5年来,草原文化节上的优秀剧目展演,共推出34台剧目和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小戏小品曲艺作品。持续开展了全区百团千场下基层、惠民演出、优秀剧目全区巡演等活动。我区还积极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民间文化,推出了《嘎达梅林》《鸿雁》等一大批地方特色浓郁、群众喜爱的优秀影视作品。

  如果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人民群众有了共享文化的渠道,那么我区文化产品和文化场所的进一步繁荣发展,则让我区群众的文化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

  目前,我区已经初步建成内蒙古乌兰恰特大剧院、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图书馆、乌力格尔艺术宫、内蒙古演艺中心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但满足了人们的休闲生活需求,还让我区群众养成了休闲去影剧院、博物院的文化生活习惯。

  发掘资源,让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近年来,我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新突破,为增强各族人民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提供着不竭动力。

  元上都遗址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红山文化、辽代大遗址群、阴山岩刻被列入国家申遗预备名单;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6级名录体系,国家和自治区非遗项目达到405项,蒙古族长调民歌、呼麦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目前,经过全面开展文化资源普查,我区查明不可移动文物点2.1万处。通过实施“草原神鹰”“草原神灯”等文物保护工程,发动组织基层牧民群防群保,总结推广锡林郭勒盟马背文物队的经验做法,使文物保护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2004年,由来自全国各大院校的近百名专家学者组成的“草原文化研究工程”课题组宣布了一项新的史学观: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一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三大主源之一。这是对草原文化的科学定位和历史性认同。丰厚的文化资源孕育了内蒙古文化产品的厚度,让民族文化产品走出去有了充足的底气。

  今年10月27日至31日,2014“俄罗斯·中国内蒙古文化周”活动在俄罗斯举行,丰富多彩的综合展览、文艺演出,古老传奇的蒙医蒙药文化等,令当地民众对草原文化赞叹不已。由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打造的大型舞台剧《马可·波罗传奇》,2013年以来在美国布兰森白宫剧院演出400余场。

  依托底蕴深厚的马文化和蓬勃发展的马产业,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打造出我国首创大型马文化实景剧《千古马颂》,引来好评如潮。

  唱响纽约、莫斯科等地的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正在策划、创作和编排更多草原童谣,让国内外观众在天籁般的童音中追忆童年、回归自然。2013年,由我区著名导演、编剧、演员组成的内蒙古民族电影代表团携8部优秀民族题材电影,参加了一年一度的戛纳国际电影节,收获颇丰,8部民族电影都收到了美、德、法等国发来的购买协议。

  2002年至2014年,我区共拍摄《额吉》《唐卡》《阿尔巴特》《塞音玛吉克的儿子》《斯琴杭茹》《警察日记》《诺日吉玛》等100多部影片,斩获华表奖、金鸡百花奖等几十项国内大奖。一些影片还获得了国际大奖,如2005年的故事片《季风中的马》获得第25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大奖,2011年的《额吉》荣获伊朗法吉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和最佳编剧奖。

  这些唱响草原、走向世界的艺术作品,已经成为内蒙古一张张鲜亮、迷人的名片。

  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血脉。当前,我区正在奋力向实现民族文化强区跨越,文化繁荣的风景线正在铺展亮丽的画卷!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录制前的准备
“充电”学习
两会上,有一种气...
中外媒体聚焦内蒙...
【两会花絮】会场...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代表接受采访
最大任务是履职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