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2016全国两会 > 分析评论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手足相亲 汇聚民族团结的磅礴伟力
内蒙古新闻网  16-03-13 14:20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网  
 

  3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青海代表团参加审议。习近平表示,要尊重民族差异、包容文化多样,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和睦、共同发展。(3月10日南方网)

  此次习总书记参加青海代表团的审议,与代表共话民族大团结,既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同胞的亲切关心,也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对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的高度重视,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一家亲”的高度认同,凝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思想共识,增进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为加快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和汇聚起强大的磅礴伟力。

  诚如总书记所说,多民族是我国一大特色,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这既是我国特有的民族个性和鲜明的民族特点,也是我国特有的宝贵财富和独特的重要优势。但财富不会自然发挥作用,优势不会自动彰显功效,而是有其存在的基本前提和必备条件,那就是团结。

  正所谓,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不易断。只有团结才能形成不可战胜的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没有团结只会产生自我灭亡的巨大的离心力排斥力杀伤力。可以这样说,只有团结、加强团结,各民族多元一体的宝贵财富的价值才能展现出来,各民族多元一体的独特优势的功效才能发挥出来,这对全国各族人民和全体中华儿女都是福祉。否则失去团结、没有团结,各民族多元一体的宝贵财富就会失去价值,各民族多元一体的独特优势就会变成劣势,这对全国各族人民和全体中华儿女就是灾难。

  祖国是你、是我,也是他,祖国有你、有我,也有他。对于我们每个民族来说,不仅有一个属于自己民族的小家,更有一个关乎自己民族的大家,这便就是祖国。因为只有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从一定意义上讲,祖国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和符号,而是一个没有男女老幼之分、民族差异之别的共同家园,是一个同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都紧密相联、息息相关的命运共同体。各民族同胞理当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但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有赖于我们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中华儿女的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或许我们一个人的智慧、一个民族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十三亿人团结起来的智慧、五十六个民族汇合起来的力量就是磅礴伟力,再大的困难、再多的考验都将不复存在。

  习总书记曾指出,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毫无疑问,各民族只有“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中华民族这棵参天大树才能枝繁叶茂。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要强化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思想认识,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积极投身到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力量洪流中,共同描绘各族人民紧密团结、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的美丽画面,以实际行动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应有之义,也是关乎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每一个民族的共同利益。(罗建华)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录制前的准备
“充电”学习
两会上,有一种气...
中外媒体聚焦内蒙...
【两会花絮】会场...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代表接受采访
最大任务是履职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