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农牧区新貌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新农民新牧民的故事】那木贺:转行搞起牧家乐
 

那木贺夫妇接待客人。

  平坦又干净的水泥路穿村而过,具有蒙古族特色图文的一座座大门一字排开。快步通过整洁的白色花栏墙小道,展现在眼前的是一顶顶蒙古包,仿佛走进了古代的蒙古大汗营,这就是黄旗海畔边的察右前旗巴音塔拉镇碱滩村。

  3月4日,记者来到碱滩村牧民那木贺家,跨入大门,900多平方米的大院子和十多间新盖的砖瓦房让人眼前一亮,心里不由地称赞,这不愧是搞经营的老板的家。

  然而,富裕的生活不是一蹴而就的。碱滩村是一个农牧混合村,全村常住户有192户,其中牧户有50多户,那木贺家就是其中之一。2010年以前,那木贺和妻子主要以养奶牛维持生活。2010年因养奶牛行情不佳,夫妻俩一筹莫展,经多方征询亲朋好友的建议,夫妻俩下定决心转行搞牧家乐。

  “当时,村里的路况不好、环境差,根本无法吸引更多的客人,生意难做啊!”那木贺回忆创业初期的状况说道。

  2015年,碱滩村开始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村里修了水泥路、危土房变成了砖瓦房、破烂的院墙变成了整洁的花栏墙,这让整个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说起“十个全覆盖”工程,那木贺笑容满面,有着说不完的话,“自从实施了‘十个全覆盖’,村里的路畅通了,环境变美了,我们牧家乐的生意也火了,察右前旗、集宁附近的人们都喜欢来我们牧家乐作客,旺季一天能接待50来个客人,一年收入可达3到4万元,加上养羊养牛等收入,总收入能达到10万元!”他用手指着院子,高兴地说:“你们看,‘十个全覆盖’工程,我家也是最大的受益户,政府给重新修建了院墙、牛羊新棚圈,有了新的牛羊棚圈,我们不再害怕雨雪天气了,可以安心地养牛羊了。”

  “为了更好地发展村里的牧业,去年争取项目为19户牧民每户投入2.2万建一个蒙古包,让牧民发展牧家乐!”碱滩村村支书包文英介绍说。有了好的条件和政策,让农牧民更有底气增加投入,扩大产业规模。谈及下一步的打算,那木贺说:“自己养羊和牛,然后加工成绿色牛羊肉和奶食品提供给顾客,用牲畜的粪便做肥料种蔬菜,给客人提供无公害蔬菜,这样就能组成一条产业链,同时也能农牧互补,吸引更多的顾客。以后我们还要增加客房的数量,把包间改造成暖包,这样就一年四季都能接待客人了。”(记者皇甫美鲜海军)

  【记者手记】随着“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对乌兰察布市农村牧区基础设施的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使更多的农牧民增强了自信心和干劲,发展新型农牧业,让他们的生活富裕、更幸福。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录制前的准备
“充电”学习
两会上,有一种气...
中外媒体聚焦内蒙...
【两会花絮】会场...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代表接受采访
最大任务是履职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