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企业脉动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远离“剁手”,教你如何选择自由组合套餐
内蒙古新闻网  16-03-17 10:13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本网讯(记者王彤) 迈入4G+时代,网速如飞,微信“秒回”,微博“瞬刷”,游戏畅快玩,韩剧随时追……怎一个爽字了得!可每当你收到这样的提示短信,就会瞬间崩溃:“尊敬的客户,您本月流量已用尽……”

  对于很多时尚新潮的年轻人而言,每个月追加几个流量包是很习以为常的事,甚至经常流量爆表产生“剁手”的念头。用户如何才能花最少的钱享受到最多的流量?为这一目标,内蒙古移动也是拼了。从2015年9月开始,内蒙古移动摒弃对原有资费体系的小修小补,大刀阔斧的来了一次真正的资费改革——推出自选资费和阶梯资费。自选资费实现语音、流量自由搭配,且流量当月不清零,可共享;阶梯资费则是越用越省、按量计费。按照越用越优惠的原则确定流量单价,实施分段计费,用户只需要根据使用习惯和实际发生的资费,实现语音和流量资费的阶梯式递增。阶梯流量资费分为5个档次,流量单价从0.15元/Mb降至0.03元/Mb。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计费简单、明白,消费者不用再纠结流量超出套餐或者流量清零的问题,也可以享受更优惠的资费。

  记者在移动营业厅走访时了解到,目前,有不少用户喜欢流量多、语音少的套餐,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也有像张先生这样喜欢语音多的套餐用户。他告诉记者,因为经常去外地出差,打电话比较多,却没什么时间上网,所以每个月套餐里的流量基本不怎么用,语音通话的费用却比较高。而他的妻子正好相反,流量常常不够用,总要另外购买流量包。在营业厅咨询完移动工作人员后,张先生为自己选了最低档10元的流量包和相对较高档的168元的语音通话。“我试用了一个月,手机费比以前省了近百元,这不,我来给媳女也改个套餐,给她选个流量多、语音少的。”

  在营业厅办理自选套餐的用户中,记者发现一位选择了10元流量+8元语音通话的年轻人。这位穿着时髦的年轻人小李是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宅男,单位、家里都有无线wifi,休息时也不喜欢出门,更不爱煲电话粥。“在网上看到内蒙古移动的自选套餐后,我就过来办了,以前的套餐流量和语音通话都用不完,浪费了挺可惜的,这个全国最低价的套餐正好适合我。而且营业员还告诉我,即使语音超了,现在也可以享受以前高档次套餐用户才能享受到的套餐外优惠通话时间降到0.19元/分钟,也算是花了坐公交的钱,享受了打车的服务,现在移动的套餐资费还是挺人性化的。”

  除了降低自选套餐门槛外,内蒙古移动全新的自选资费都增加了区内通话的时长。比如以前的58元4G套餐里有300分钟国内通话时间,新的自选套餐同样的58元里就增加了100分钟区内的通话时间,真正做到承诺的“加量不加价”。而且,还可享受“全国接听电话免费”服务,以及直接赠送“来电显示”功能,让网络达人们可以自由畅游网络,又无需再为资费担忧,真正做到让用户眼前一亮。总之,现在移动的资费更加简单、灵活,门槛低、价格更实惠,给用户来提供了更多选择的空间,也让“剁手”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据内蒙古移动工作人员介绍,自选套餐于2015年10月优化后上线推广,截止2016年2月底已有用户216万,享受流量不清零服务的上网套餐客户达到70%。

[责任编辑 王彤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录制前的准备
“充电”学习
两会上,有一种气...
中外媒体聚焦内蒙...
【两会花絮】会场...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代表接受采访
最大任务是履职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