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乌海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海南农区建起保鲜库 拓宽致富路
内蒙古新闻网  16-03-17 11:04 打印本页 来源: 乌海日报  
 
  村庄美了,以前的脏、乱、差不见了,绿、净、美走进了村庄;住房条件改善了,家家都住上了安全房;坑洼不平的土路成了过去时,平坦的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看着经过“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洗礼,变得一天比一天美丽的村庄,住在赛汗乌素村黄河村民小组的居民刘厚忠心里特别欢喜。而更让他高兴的是,政府为村民建的保鲜库,让自家的葡萄实现了反季节销售。

  黄河村民小组以葡萄种植为主导产业。“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以来,海南区在黄河村民小组新建了2000平方米有机绿色农产品集贸市场,并建有600平方米的保鲜库,可存放葡萄40万斤。

  正是有了这样完备的农产品销售、存贮中心,刘厚忠家的葡萄才能“囤”起来,不愁卖。

  刘厚忠已经从事葡萄种植三十多年了。2015年秋天,由于地区葡萄丰产,刘厚忠家八亩葡萄的销售出现了困难。看着成熟的葡萄“养在地里没人识”,刘厚忠还挺犯愁。好在当年村子里的葡萄保鲜库已经建起来了,他就把葡萄“藏”了进去,葡萄销售的高峰期一过,赶着年前,他家的葡萄就销售一空了。

  “我在保鲜库里一共存了220件葡萄,由于避开了卖葡萄的高峰期,等到快过年时,一件葡萄五十元钱,全卖完了。算算账,存在保鲜库比我秋天卖葡萄的收入还能增加一点。要是没有保鲜库,我这葡萄也只能眼看着烂在地里了。”刘厚忠说。

  刘厚忠看到2015年家里种植的葡萄并没有出现想像中的滞销,还为他增加了收入,心中不仅欢喜,还增加了致富的信心。虽然春风还带着些寒意,但他已经开始筹划自家葡萄园下一步的发展了。

  “有政府惠农措施助力,我今年打算把葡萄园再好好打理一下,清除那些不好卖的葡萄品种,引进一些新品种,种下致富的‘金葡萄’。”说起自己的致富计划,刘厚忠十分高兴。

  黄河村民小组组长王胜云告诉记者,“我们村种葡萄的历史有30多年了,每年都可以产120到150万斤葡萄,但一直存在着葡萄丰收了,村民的担心却多了或葡萄贱卖的现象。因为葡萄大批量上市,村民就得赶快卖,可是要遇到外地的葡萄冒充咱们本地葡萄时,往往卖不上价钱。等过了销售的季节,村民又没有贮存的地方,为了避免葡萄烂在地里,只能低价卖给二道贩子。保鲜库建起后,村民就能实现反季节销售。尤其是到了春节前,葡萄甚至会供不应求。有了销路,村民的生产积极性自然也就高了。”

  海南区在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中,力争通过建设实现农区环境“外在美”的同时,更把产业发展与推动农区居民致富作为乡村建设的核心,坚持实施产业富民工程,提升绿色农业,大力推进“村美”与“富民”互促共进工程,计划通过村企联动、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让农区居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王胜云告诉记者,在“一村一品”的定位中,黄河村仍以葡萄产业为主导。为此,结合区域的整体发展,黄河村民小组在继续做好鲜食葡萄种植的基础上,将依托葡萄产业的发展向旅游观光产业拓展,从而带动起更多的村民奔小康。

[责任编辑 魏佩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录制前的准备
“充电”学习
两会上,有一种气...
中外媒体聚焦内蒙...
【两会花絮】会场...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代表接受采访
最大任务是履职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