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审草原,有一支家喻户晓的文艺团队,她就是已经有56年历史的乌审旗乌兰牧骑。乌审人对于这支队伍的喜爱可以用一句百姓常挂在嘴边的话来形容,那就是:看乌兰牧骑的演出就像每天必喝的奶茶一样,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
乌审旗乌兰牧骑成立于1960年。现有队员56名,其中国家二级演员10名,三级演员20余名,队伍平均年龄26岁。
上世纪60年代,乌审旗乌兰牧骑走村入社演出时各方面条件都很艰苦,在那时有句很形象的顺口溜:演出靠腿、道具靠背、两三个月里不能回。即便这样,老一辈队员的文艺创作激情和演绎水平分毫不减。他们曾先后在晋京汇报演出和全国巡演期间,多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二十一世纪之初,乌审旗乌兰牧骑晋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时荣获金奖,并受到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56年的时光变迁,新老队员不断更替。现在人员多了、年轻化了、设备也好了,但是老一辈乌兰牧骑人执着的文化服务精神却从未消失。
她们创作和演出的节目主要以极具乌审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歌舞为主,同时辅以戏剧、小品相声、器乐节目、好来宝等形式。演出的主要内容以展示“中国苏力德文化之乡”“中国蒙古族敖包文化之乡”“中国鄂尔多斯歌舞之乡”的独特魅力及乌审旗灿烂的历史文化、秀丽的草原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美好的发展前景等为主。
建队56年来,先后创作出《筷子舞》《炒米飘香》《心香》《乳香飘》《敖包相会》《黑缎子坎肩》等千余个深受百姓喜爱的民族风情文艺作品。
无论寒冬酷暑,总能看到他们穿梭于嘎查村,将一场场精彩的演出送到田间地头。而每场演出,也都倾注了整个团队的智慧与辛劳,在这个团队里的每一个队员都是“一专多能”的:能唱歌的会拉马头琴,能跳舞的又会演小品,他们常常是跳完一支舞,拿起马头琴就开始表演下一个节目,也常常是唱完一支歌就开始上场跳舞……
他们每年平均演出100多场(次),其中在农村牧区、企业厂矿、社区校园演出80场(次)以上,开展对外文化交流20多(场)次,每年开展宣传活动20次,辅导服务20次,开展其他服务活动20次,年服务群众9万人(次)。他们将“三下乡”演变成了常下乡、常在乡。56年间,荣获市级以上各类奖616项,其中国际奖6项,国家级奖154项。
在悠久而深厚的乌审文化的庇佑和草原文艺轻骑兵精神的奠定下,乌审旗乌兰牧骑56年间不断创新着文化服务形式,穿梭服务在基层一线,同时也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奇迹。(乌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