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满园春色关不住累累硕果入目来--宁城县设施农业建设走笔
内蒙古新闻网  16-04-07 11:17 打印本页 来源: 赤峰日报  
 

  三月的宁城,大地回暖,春潮涌动。行走在中京大地上,记者感受最多的就是全县上下一心发展设施农业、脱贫致富的蓬勃热情和冲天干劲。

  回顾宁城县设施农业的发展,可概括为:二十年励精图治,二十年辉煌发展。1996年宁城县委、县政府作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的决定,二十年间,该县坚持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坚定不移、下大力气推进设施农业发展。如今的宁城县已荣升为国家580个蔬菜基地县、自治区设施农业第一县,设施农业真正托起了绿色宁城。截至2015年末,全县设施农业面积达到32.93万亩,覆盖189个行政村、6.2万户、16万人。年产蔬菜80万吨,实现产值30.5亿元,纯收入18亿元,全县农民人均实现纯收入3400元。涌现出50多个设施农业专业村、2个万亩以上园区和6个5000亩以上园区,建设了6个产地蔬菜批发市场。宁城尖椒、宁城番茄、宁城黄瓜、宁城滑子菇被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为地理标志产品,成为知名品牌。

  成绩面前不松劲开局之年再发力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如何推动设施农业这一主导产业提档升级、确保全县农民持续增收,是摆在宁城县领导班子面前重中之重的工作。

  去年10月份以来,县委、县政府连续下发了四个文件,进一步调整扶持政策,新出台农牧业发展两个不设上限规定,即发展任务不设上限,补贴资金总量不设上限,对符合补贴标准的一律给予政策扶持;县财政将各项涉农项目资金整合捆绑,用于支持包括设施农业在内的农牧业产业化发展,今年财政列入预算资金8000万元,预计实际投入将超过2亿元,全力推动设施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今年全县计划新增设施农业面积5万亩,新增食用菌2500万袋,新建500亩以上日光温室小区42个;提质升级大城子万亩番茄园区、一肯中万亩辣椒园区,建成大双庙万亩黄瓜园区、八肯中万亩茄子园区、汐子万亩韭菜园区,使全县万亩设施农业园区达到5个;建成集试验示范、工厂化育苗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业高科技产业园区,引领全县设施农业提档升级。

  小康路上不掉队种地也能挣大钱

  站在宁城县一肯中乡万营子村五组一栋日光温室的墙体之上,放眼望去,集中连片的白色棚室像一望无际的海洋,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村党支部书记王云山是该县最早发展日光温室蔬菜的三户农民之一。

  他指着周围连片的棚室一脸自豪:“过去是村庄包围大棚,现在是大棚包围村庄,我们村是真正脱贫了。”据王云山介绍,万营子村共有280户、1460口人,拥有日光温室面积2600亩,基本上户户有大棚,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超过3万元。今年该村计划再发展500亩,同时进行旧棚改造500亩。现在村民们每天都在自家的棚室里忙得热火朝天。

  在采访中,记者见到了从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来此投亲建棚的呼盟人金荣富。问起今年他家的收入,金荣富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说:“今年正月,我家两个240延长米的尖椒大棚收入了10万多元。原来在老家,尽管种着80多亩好田,一年辛苦下来也就收入三五万元,跟现在的收入根本没法比。”

  大城子镇下五家村是个蒙古族人口占80%以上的民族村,当初发展设施农业时阻力重重,许多人对这种新的耕种模式不理解。如今效益摆在村民们面前,大家都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从2000年全村不到20个日光温室大棚,到如今5400亩耕地中就有4000多亩的蔬菜大棚,每户一年收入都是十几万、几十万元。村党支部书记金玉星笑着说,以前怎么动员都不干的“钉子户”,现在都成了带头建棚的“急先锋”。大城子万亩番茄园区就落户在该村,如今该园区常住人口达到3000多人。一业兴,百业旺。设施农业的大发展,同时带动了运输业、餐饮业、旅店行业的兴盛。

  在甸子镇三家村最大的食用菌小区,记者见到了菇旺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食用菌种植大户王晓杰。他家两个120延长米的滑子菇大棚里,已经发酵好的8万袋菌棒码得整整齐齐,正待上水。王晓杰说,他以前在县城卖手机,挣得不多而且收入也不稳定。2009年,他回村种植滑子菇,当年一个棚就收入了7万多元。收成最好的2014年收入近40万元。2015年尽管滑子菇价格回落,他的纯收入仍然超过了15万元。现在他不仅在县城天义购置了两套住宅楼房,添置了轿车,还在镇上购买了一处商厅。像他一样发家致富的种菇户在村里比比皆是,食用菌在当地的大发展离不开县委、政府的扶持政策和各涉农部门的帮扶,正是有了政府的扶持、银信部门的支持和农业部门的服务,一个个反季节蔬菜、食用菌大棚才如雨后春笋般在宁城大地上兴起。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有时。在最近召开的宁城县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推进会议上,县委主要领导掷地有声:“十三五”期间,全县将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到“十三五”期末,全县农村土地流转率达到60%,合作组织覆盖率、优质农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分别达到65%,新增设施农业25万亩。到2020年实现3.5万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目标。(驻站记者马旭明 张鹏)

[责任编辑 魏佩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晒晒我的全家福
小气象迷
创业带动就业
气象科普进校园
录制前的准备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春回草原
做传统手工 学民族文化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