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内蒙古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养狗: 私事也要有公德
 

  放眼全国,由养狗引发的一些冲突时常见诸报端,这些冲突虽然不很大,但事件背后折射的社会心理,却经常刺痛人们敏感的神经。一个公民想养条狗,这是个人的自由,只要不违反相关规定,别人无权干涉。然而,一个基本原则是:你有养狗的自由,我也有不受你养狗行为干扰的权利。

  狗在小区里横冲直撞,吓得小朋友躲在一边;在公园、景区等场合,有时会见到狗的粪便……这些现象,估计不少人见到过。养狗虽是私事,但养狗者如果缺乏公德心,往往会给他人带来困扰。有人说,养狗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爱心。不过,在理解爱狗者具有爱心的同时,我们需要厘清的一个问题是,爱狗与爱人之间,不应是矛盾的,不能为了养狗,影响他人的正当权益,影响公共环境。当两者出现冲突时,我们会毫不犹豫地保护人的权益,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在一些社会规范较为成熟的发达国家,养狗者往往会形成良好的饲养习惯。例如,到街上遛狗时,会随时拽紧狗项圈上的缰绳,让狗不要乱跑;在公共场合,养狗者会主动清理狗的粪便;很多狗主人会给狗做“绝育”手术,这样可以让狗变得温顺……

  消除养狗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需要将制度制定得更完善一点,执行得更彻底一点。海盐养狗新规的出台,无疑是规范养狗行为的一剂良药。不过,所有的规定,都要落实到养狗者的身上,需要养狗者的努力。养狗者文明素养的高低,决定着养狗行为给我们社会带来影响的大小,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养狗者往往对动物有爱心,那么,养狗者的公德心理应是不缺的,养狗者对他人权益、公共利益也应该是关注的。应该说,我们现在的城市里,很多养狗者已经在逐渐养成一些好的习惯。相信,随着这些好习惯的养成,文明养狗可以成为海盐所有养狗者的共识。(胡金波)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晒晒我的全家福
小气象迷
创业带动就业
气象科普进校园
录制前的准备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春回草原
做传统手工 学民族文化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