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乌海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海南区打造多元化美丽新农村
内蒙古新闻网  16-04-08 11:22 打印本页 来源: 乌海日报  
 

  赛汗乌素村的妇女认真学习编珠技艺,希望自己的手工活儿日后能成为热销的旅游产品。

  硬化的街巷交错纵横,干净整洁的庭院赏心悦目,别具异域风情的民居错落有致……走进赛汗乌素村,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村庄秀美、村风祥和的迷人画卷。

  “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以来,赛汗乌素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民的居住条件和村庄环境都得到了改善,还新建了集文化活动室、旅游接待中心、便民连锁超市等于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新建了30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和污水处理厂、垃圾站,同时实施了绿化、美化、硬化工程,为村民打造出美丽宜居的家园。

  乡村美丽了,让村民早日致富排上了重要日程。

  3月的春风还带着些寒意,赛汗乌素村村委会已经为村民致富做准备了。

  近日,记者来到赛汗乌素村的文化活动中心,村里的妇女正在老师的教授下,围坐在一起学习编珠。一粒粒或红或绿或白或粉的珠子在一根水晶线的穿引下,有的变成了圆形、花朵状,有的变成了戒指、小坤包和吉祥彩球。妇女们认真地学着,不时还相互切磋一下技艺。

  桌上已编好的五颜六色的工艺品,也引来了男村民上前观看。“真没想到,这一粒粒小珠子在你们手中能变成这么好看的工艺品。以后上咱村旅游的人多了,你们的手工活儿说不定会热销,成为家中的‘摇钱树’。”看着村里妇女亲手编出的工艺品,村民马占荣鼓励道。

  “平时拿惯了铁锹、锄头的手,拿起这小珠珠咋就显得这么笨呢?学了快10天了,咋编也没老师编出来的好,要想当旅游纪念品卖,我还得多用功呢。”村民胡秀英一边认真地学习,一边说。

  68岁的胡秀英告诉记者,“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变了村里脏乱差的现象,还把村庄建得像个大花园。村庄美了,来旅游观光的人也多了起来。看到来村里的人多了,村民有开农家乐的,有搞养殖的,都在为致富打基础。像她这样的老年人和一些没技能的妇女,看着大家都在致富,心中挺急。没想到,刚过完正月,村里就请来老师教村民编珠。村民的学习热情很高,进步也挺快,就想着等来旅游的人多时,能把自己编的工艺品换成钱,为家中增加收入。

  村民蔡莲花一边跟着村里的妇女积极学习编珠技艺,一边也琢磨着靠自己的手艺来增加收入。

  在春节前海南区举办的年货大集上,蔡莲花的面人得到顾客的喜爱,50多个面人一上午就卖光了。面人的热卖给了蔡莲花致富的信心。

  “搓莜面、捏面人、捏寒燕这些技艺村里老辈人大部分都会,没想到城里人也喜爱。现在,我家开了农家乐,很多城里人都慕名而来,上我家吃油糕、莜面和农家笨鸡、烩菜。我就想着把我捏面人、捏寒燕的手艺也亮出来,让他们吃饱美食之后,再带上点特色‘礼物’,让我家走在致富的前列。”蔡莲花说。

  蔡莲花搓莜面、捏面人的手艺一流,离她家不远处魏世俊炸麻花的手艺也数一数二。

  以前,因为道路不好走,环境不好,村里一年也看不见几个外人,所以魏世俊炸的麻花只能“养在深闺人未识”。在春节前海南区举办的年货大集上,魏世俊的麻花也受到了顾客的欢迎,一些“吃货”在吃完之后,还打问着上门订货,这让魏世俊看到了商机。

  “没想到我炸的麻花能受到欢迎,从年货大集到现在也就一个来月的时间,就有人上门订货了。我现在就想着如何能打出自己的招牌,让更多人品尝到我家麻花的味道,吸引更多人来购买。”魏世俊说。

  村庄美了,村民们鼓足了致富的心劲儿,村委会更是为村民描绘出致富蓝图。赛汗乌素村第一书记刘占林告诉记者:“现在大家都在谈中国梦,我的中国梦就是让赛汗乌素村的村民富起来。2015年,赛汗乌素村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前不久又被评为‘自治区宜居美丽村庄’。我希望能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业,增加村民的收入。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梦,也是所有赛汗乌素村人的梦。”

  “美丽乡村,生态美是前提、是基础。”刘占林表示。作为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平台,赛汗乌素村目前正在鼓励引导村民进行土地流转和土地整合工作。这项工作完成后,将按照“企业+农户”的模式,打造出具有现代农业产业功能、旅游功能、休闲娱乐功能的田园风光综合体,让村民由单一生产性收入转为经营性、财产性、工资性、生产性四项收入,推进全村村民共同致富,让赛汗乌素村成为生态美、村民富的美丽乡村。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晒晒我的全家福
小气象迷
创业带动就业
气象科普进校园
录制前的准备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春回草原
做传统手工 学民族文化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