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阿拉善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阿拉善盟打响“十个全覆盖”攻坚战 今年计划完成投资17亿元
 

  记者近日来到阿左旗吉兰泰镇瑙干勃日格嘎查,只见在干净整洁、宽阔平坦的乡村小油路两边,一幢幢红屋顶、白砖墙的农牧民新居错落有致、大气靓丽,展现出一幅幸福和谐的乡村美景。

  在一户牧民家,晒得面颊黝黑的驻村干部胡建平正和嘎查干部帮牧民收拾庭院。嘎查书记王彦胜告诉记者,目前该嘎查危房改造、文化活动室、村村通电、标准化卫生室、便民连锁超市和社会保障等工程都已完工,现在嘎查的条件不比城市差!

  据了解,春节过后,阿盟就打响了“十个全覆盖”建设的攻坚战。今年,阿盟计划总投资17亿元,巩固提升嘎查村“十个全覆盖”建设成果,实现最后36个行政村、17个自然村公共基础设施全覆盖。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4.77亿元。嘎查村文化活动室、便民连锁超市、标准化卫生室等工程已完成3年建设任务,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工程正在进行前期审核、公示等工作,嘎查村街巷硬化工程正在进行工程设计,村村通电工程已完成现场踏勘和工程量测定,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已上报方案待批准,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工程已完成项目前期选址等工作,商品配送中心工程拟在额济纳旗建设,农村牧区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工程第一季度基础养老金和津贴都发放到位。

  阿盟从实际出发,采取“集中覆盖、转移覆盖、流动覆盖”3种模式,集中发力,补齐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两大短板。“集中覆盖”,即对立地条件好、人口相对集中的沿线、沿路、沿河及苏木镇所在地54个农业、半农半牧嘎查村,集中项目资金高起点、高标准打造,促进人口集中、生产要素集聚。“转移覆盖”,即对于地处偏远、生态脆弱、基础设施难以延伸覆盖的116个牧业嘎查村,鼓励农牧民向中心城镇和基础条件较好的苏木镇所在地转移。“流动覆盖”,是对于边境、边界地区的守土戍边的农牧民,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通过定点保障、流动方式解决他们的生产生活基本保障问题。

  目前,该盟198个行政嘎查村中的162个嘎查村和29个自然村中的12个自然村已经实现了“十个全覆盖”。今年,阿盟选派1068名干部入驻镇村一线,形成了盟委主要领导包联旗区,盟委委员包联重点苏木镇、盟直部门对口落实项目、各旗区担负主体责任常态联动工作机制。在全面开展工程建设的同时,该盟积极抓好优势产业培育、村容村貌综合整治,不断提升农村牧区公共服务水平。今年以来,已签订拆房协议11135户,拆除农牧区危旧土房10600套,拆除破旧院墙2107户、废旧棚圈1715处,平整场地46.44万平方米,清理垃圾20万吨。(记者 刘宏章)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芍药绽放 花海和林
小书包里装着信仰
传统文化课堂 多彩...
净化文化市场
种植合作助力 农民...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飞阅内蒙古——航拍壮美阿尔山
“剪”下风情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