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通辽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私家车充当“校车”超员 这个问题真该有人管管了!
内蒙古新闻网  16-05-10 09:03 打印本页 来源: 通辽日报  
 

  私家车充当“校车”超员 学校校车坐不满

  这个问题真该有人管管了!

   躲避在暗处的面包车。

   准备接学生回家的私家车。 

  近期,记者不断接到市民反映:科区余粮堡镇中心小学门口私家车、面包车充当“校车”接送学生,而且超员现象严重,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希望相关部门加强执法和管理。

  5月6日,根据市民提供的线索,记者前往科区余粮堡镇中心小学门口实地了解详情。下午16时许,正是该校第一批学生放学时间段,因为是周五,学校属于放大假(周末双休),此时聚集在道路两侧、准备接学生回家的私家车、面包车、三轮车等近40余辆。学生涌出校门后,有三五群学生直接奔着自己熟悉的车辆跑去,又熟悉地将自己的书包纷纷放入后备箱,坐进车里,但车主并没有急于驶离,而是等待另几名学生都坐进车里才离开。记者观察发现,如此接学生的私家车占一多半,透过车窗,可以看到,每辆车里都平均超员1到2名学生,副驾几乎都坐进去2名学生,一辆蓝色私家轿车加上司机本人和副驾上的两名学生共挤满8人。

  记者随后在距离学校门口向西约300米方向、农科路与中心大街交会胡同及旁边一单位院内发现,分别有三辆面包车隐蔽在暗处、规避交警视线等候运学生回家。在这里记者看到,几名大人各自领着数十名学生集中到胡同内上车。看到记者拍照,其中一辆面包车司机赶紧将超员的4、5名学生从车内“赶下来”,并告知去附近小饭桌等候他第二趟返回。“这是要送学生到哪里?”“离这儿8里地。”“刚才为啥让那几名学生下车?”“超了,我拉两趟。”说话间,司机发现车里又多了一名学生,随即说着:“多了一个人,快下来,第二趟再走。”这名司机告诉记者自己平时都是往返两趟的。据这名司机透露,他每周五都要接放假的学生回家,每学期收每名学生200元至300元车费。

  17时许,余粮堡镇中心小学第二批学生开始放学。同样,前来接学生回家的各类私家车、面包车、三轮车提前“围堵”在校门口。记者粗略数了一下,此次聚集的车辆近50余辆,比上一批学生放学多出10余辆。记者同样看到不少私家车里坐进去5到6名学生,看到此情形,记者上前拦住一辆红色超员私家车询问:“副驾上坐了两个人,多危险啊!”“不远,前面10多里地就到了,这都家里亲戚。”随后,记者打开车门发现,后座坐着4名学生,加上副驾2名学生和司机,这辆并不宽敞的小车里共坐满7人。记者驱车跟踪发现,这些超员私家车辆行走的乡村公路弯路多、且偏窄,司机及副驾人员均未系安全带,存在很大安全隐患。而这些车辆一旦有学生到达地点需要下车时突然将车停下来,全然不顾后面是否有其他车辆。也有一些人停下车后,会让孩子自行打开车门,而孩子的举动则很冒失,突然打开车门下车就跑,此外,还有些车辆直接在路中间转弯,看上去十分危险。

  记者了解到,余粮堡镇中心小学有四辆校车,但都坐不满。那么,为什么学生都不愿意乘坐安全校车?一位前来接孩子的家长表示,家长选择让孩子乘坐私家车是价格低,还能送到家门口。而说起安全问题,另一位家长则表示没有考虑过。走访中记者发现,家长安全意识淡薄,为牟利,一些私家车心存侥幸在校园门口扎堆接送学生现象严重,而这些“黑车”的存在,不仅搅乱了正规校车的营运环境,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记者沈慧莲)

[责任编辑 范悦怡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传递微笑
手绘白瓷瓶
内蒙古迎来旅游的...
四胞胎,牛!
五四青年节 登山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内蒙古首届马拉松联赛开跑
遇见30年后的妈妈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