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内蒙古公安边防总队在利比里亚维和的日子
内蒙古新闻网  16-05-11 08:53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五四青年节前夕,第20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揭晓,中国第二支赴利比里亚维和防暴队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在利比里亚执行维和任务的8个月里,防暴队员们克服了生活条件艰苦、工作任务危险、埃博拉疫情肆虐等困难,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中国第二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在营区举行升国旗仪式。

  中国第二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由内蒙古公安边防总队为主组建,成员140人,平均年龄28岁,先后两次全项全优通过联合国装备大核查,被联合国通令嘉奖并授予全体队员“和平勋章”,被联合国利比里亚特派团(以下简称联利团)授予“杰出团队奖”,被公安部荣记集体一等功。

  颁奖仪式上,防暴队队长王东升代表防暴队接过“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的证书,除了兴奋和激动,他的记忆又飘回了在西非大陆与利比里亚人民一起患难与共、风雨同舟的那段难忘岁月……

  利比里亚当地时间2014年7月12日,中国第二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140名队员在营地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仪式结束后,队员们将早已准备好的标语牌张贴在营区醒目位置,上面写着“蒙古骏马驰骋西非、草原雄鹰护佑和平”。

  全面抗击埃博拉疫情

  防暴队进驻任务区以来,利比里亚埃博拉疫情持续蔓延。2014年8月20日凌晨,防暴队驻地格林维尔市出现第一例埃博拉确诊死亡病例,成为感染埃博拉病毒疫区。

  疫情就是命令。防暴队临时党总支连夜召开扩大会议,应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防暴队政委赵东方宣布:“立即启动二级防控响应,全面抗击埃博拉!”

  防控埃博拉病毒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实行封闭管理,避免与外界接触。 封闭营区南、北门,实行唯一营门出入制度。上哨执勤一律佩戴医用手套、口罩和护目镜。严格控制一切非必要外出活动,降低勤务外出频率,确须外出时,严格审批程序。每日开展1次防护垃圾焚烧,3次营区消毒杀菌,每周不少于2次日常巡诊。营区安全防护和管控消杀等级逐一提升。

工作之余,防暴队员和其他国家维和队员一起在训练场上运动放松。

  一次,防暴队在巡逻时发现,隔离点治愈的5名埃博拉患者,由于衣物等生活用品在治疗期间被销毁,不能及时回家,而奋战在抗击埃博拉一线的当地医疗工作者及警员也缺乏必要的防护装备,防暴队队员当场自发捐赠钱物,帮助当地群众。防暴队还向当地政府、警察局捐赠了抗击埃博拉专项资金及口罩、手套等防疫物资,全力支援驻地抗击埃博拉疫情。

  防暴队回国归建时,利比里亚埃博拉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由于科学防控,虽身处疫区,全体队员无1人感染。

  宁可牺牲生命,也不能有辱使命

  在利比里亚参议院大选最为关键的时期,2014年12月7日,防暴队突然接到联利团紧急电话:格林斯比农场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请求中国防暴队出警处置。事发地正是前反政府武装长期盘踞的地域,那里曾发生过活人祭祀、杀人吃心等骇人听闻的恐怖事件。不仅如此,当地近70%的埃博拉确诊病例都集中在那里。显然,这是一次极其危险的任务。

  警情就是命令。处置分队迅速集结,立即出动,风驰电掣般地赶往事发地点。还没有到达现场,远远就看到黑压压的人群挥舞着砍刀、木棒,叫嚷着,攒动着。道路已完全被堵塞,先期到达的军事观察员和民事警察已陷入人山人海的包围之中,事态一旦失控,一场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在所难免。

  面对混乱的局势,当日执勤的防暴队三分队教导员李振东命令全体队员“检查装备和武器,做好战斗准备!”随后,指挥车队向事发区域缓慢靠近。防暴队的这一举动似乎惹怒了狂暴的人群,人群如潮涌般向道路中间聚拢,阻止队员们靠近。 “我们是中国防暴队,请克制情绪,依法解决问题。”听到这番喊话,几个像头领的长者挥手制止了骚乱的人群,并示意与防暴队对话。李振东带着谈判组下车,几个长者迎了上来,激动地说:“中国防暴队,我们的朋友,你们经常来帮助我们,我们相信你。”

防暴队员为当地居民讲解埃博拉病毒预防知识。

  原来,新当选的撒布族参议员宣称要解雇在竞选中投反对票的农场雇员,并减少克鲁族人的土地和就业机会。这直接关系到克鲁族的生死存亡,所以,他们带领族人封锁了撒布族农场,扣押了农场负责人。

  凭借当地长者对中国防暴队的信任,队员们一边对现场群众进行安抚,防止局势恶化,一边协调并促成州政府出面和平化解了部族矛盾,未动一枪一弹便平息了这场群体性事件。

  西非大陆的“南泥湾”

  远离祖国,当地物资匮乏、补给困难成了最现实的问题。在这种条件下,防暴队员们没有退缩畏惧,而是抱着向南泥湾建设者学习的决心,立志要建成一个属于中国维和警察自己的家。

  刚到任务区时,营区里没有训练场,南侧有个废弃的垃圾场,灌木丛生,藤蔓交错,荆棘密布。队员们挥锹抡镐,披荆斩棘,砍灌木,铲杂草,清垃圾,手拽肩扛,背土填坑,硬生生把一片垃圾场建成了集靶场、足球场、环形跑道、休闲凉亭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训练场。

  就这样,防暴队在进驻营区短短30天内,新建了通信绿岛、防雷设施、战友之家、维和俱乐部、连心阁、理疗室等,营区面貌焕然一新,成为联利团“最美”营区。其他各国维和队员纷纷慕名而来,与防暴队员们一起踢足球、搞交流,他们竖起大拇指,纷纷赞叹中国人的智慧、执着、勤劳和勇敢。

  归国前,队员们仰望天空,观云、看国旗,天和云很远,国旗很近。8个多月,五星红旗在维和任务区上空高高飘扬,是140名防暴队员的精神支柱,陪伴着他们一同完成了维和使命。每到重大仪式时,随着国旗升起的那份自豪与骄傲,已永久镌刻在了每名维和队员的心中。( 康国宁 张冬)

  《内蒙古日报》(2016年5月11日11版)

[责任编辑 魏佩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比拼广场舞
分享身边故事
传递微笑
手绘白瓷瓶
内蒙古迎来旅游的...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张德江委员长在内蒙古
文化体育交流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