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5·18国际博物馆日主场活动将在内蒙古博物院举办
内蒙古新闻网  16-05-11 22:39 打印本页 来源: 光明网  
 

国家文物局发布会现场(李政葳/摄)

  光明网11日从国家文物局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6年度国际博物馆日的主会场活动将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博物院举行,主题为“博物馆与文化景观”,活动期间还将公布我国博物馆2015年度备案和发展情况统计信息,并配套举办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成果展览、《梦幻契丹》数字文物展览等多项活动。

  博物馆应扮演文化景观维护的积极角色

  “国际博物馆日”于1977年由国际博物馆协会发起,时间定在每年的5月18日,旨在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社会公众了解、关注、参与博物馆有关活动。

  2016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与文化景观”(Museums and Cultural Landscapes)。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司长段勇表示,这一主题促使博物馆对文化景观承担起责任,要求博物馆为其文化景观的管理和维护贡献知识和专业技能,并扮演积极角色。博物馆的首要任务是保管好博物馆馆区内和馆区之外的遗产,博物馆的天然使命是结合其周边开放状态的文化景观和遗产拓宽任务领域,开展自身的活动,从而在不同程度上肩负起责任。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司长段勇介绍情况(李政葳/摄)

  段勇表示,博物馆通过保护、保存和阐释其围墙内外的文化遗产,通过积极参与公共和城市政策制定,通过确定和实施相关的景观政策,通过构建某地域及其遗产和景观相关知识的方式,为开展尊重景观价值的区域管理作出重要贡献。

  将配套举办首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

  我国在1983年正式加入国际博协,每年均组织纪念国际博物馆日的相关活动。自2009年以来,我国采用主会场活动的方式开展博物馆日宣传活动,相继在重庆、广州、沈阳、南宁、济南、南京、石家庄举办了主会场活动。2011年国家文物局向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报送了《关于报送开展清理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统计表的函》,将博物馆日宣传活动作为国家文物局唯一保留登记的项目予以申报备案。

  了解到,2016年度博物馆日由国家文物局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博物馆协会等单位协办,主会场活动将设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的内蒙古博物院。活动内容包括:公布我国博物馆2015年度备案和发展情况统计信息;公布第十三届(2015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项目单位并颁发证书;颁布2016年度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颁发2015年度全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示范单位证书;颁布第一届全国博物馆学优秀学术成果奖。此外,还将配套举办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成果展览,《梦幻契丹》数字文物展览,数字化流动博物馆展车巡展启动等。

  值得关注的是,主场活动中的“十大精品”推介活动共收到了申报项目89项,有82个项目通过审核,取得参评资格。其中,境内展览73项、出入境展览9项,初评评选出国家典籍博物馆“甲骨文记忆展览”等20个境内展览项目和首都博物馆“日内瓦:时光之芯——瑞士钟表文化之源”等4个出入境展览项目入围终评。(李政葳)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翰墨清风
比拼广场舞
分享身边故事
传递微笑
手绘白瓷瓶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达尔滨湖的杜鹃开了
逃生保命技能get!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