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这天,石凤茹在自家大棚里收拾着秧苗。“今年,我在院子里建起了温室大棚,种了有机蔬菜和花卉。农闲时,就到附近的恒利农业公司打工。”石凤茹说。
石凤茹是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白音特拉乡后滩村村民,一家人原来住在白音特拉乡的另一个村子里。2015年,“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因立地条件差、居住环境不好,石凤茹所在的村子被列入搬迁范围。当年9月,村里43户人家全部搬到了2公里外的移民新村——后滩村,住上了整齐亮堂的新房,水、电、暖、户户通等配套设施齐全。县里还为每户新建了2个400平方米的标准化日光温室大棚,鼓励发展养殖业和订单农业,带动农户脱贫增收。
“种大棚、搞养殖,销路不愁,收入有了保证。我们觉着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摆脱了守着几亩旱地刨食的生活,石凤茹感到很高兴。
借力“十个全覆盖”,化德县整合各种扶贫资源和力量,争取各项扶贫贷款资金,对居住在生活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以及过于分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难以配套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移民搬迁安置。一部分转移到县城实施“去库存”脱贫,采取政府补贴、贫困人口自愿自选自购的办法安置住房,依托服装、风电等企业实现稳定就业;另一部分向基础条件较好的中心村转移,在中心村建设、置换住房,完善公共服务及配套设施,并通过大力发展马铃薯种植、冷凉蔬菜、燕麦、肉羊、生猪等现代高效农牧业,实现贫困户脱贫增收。
与此同时,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化德县以产业帮扶和项目带动为抓手,通过土地、草牧场流转和订单农牧业,扶持贫困户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并结合各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实际,不断调整完善农牧业结构,形成稳定的收入来源。今年,全县计划投资6.9亿元,对173个自然村实施“十个全覆盖”,计划减贫3606人。(记者 张慧玲)
《内蒙古日报》(2016年5月14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