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的东风,赤峰林西县围绕“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按照“围绕发展抓覆盖,抓好绿化暖民心”的总体思路,以国省干线、城市出入口、“十个全覆盖”重点村为主线,深入推进重点区域绿化工程。1至5月份投入资金2.1亿元,实施重点区域绿化6万亩。
在大井镇大发村新垒的院落前,10多个村民正在挥锹铲土,提水浇树,干得热火朝天。“这个云中杨一定要埋到60公分以上,填土、踩实才能浇水。”有着多年栽树经验的刘常国俨然成了专业技术员。见到记者,他打开了话匣子:“政府帮咱们把房子盖好了,路修通了,院墙也垒上了,村民都自愿组织在一起栽树,要把我们村子变得更好。”
十二吐乡房家店村孙国莲家栽种的是果树,她给记者算起了经济账:“原来这地儿都空着,现在栽了10多棵果树,到盛果期每棵树能产300斤果,每斤卖1元钱的话,就能收入3000多元呢。”
林西县把乡村绿化作为“十个全覆盖”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围绕“以人为本、城乡一体、乔灌结合、突出特色”的规划思路,本着“绿化进城、绿化进农村、绿化进园区”,“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灌则灌、宜乔则乔”的“三进四宜”原则,坚持高标准设计、高标准施工,着力打造上档次、上水平的村庄绿化精品工程。现已实施村庄绿化2.8万亩,栽植苗木180万株。打造了十二吐乡房家店、苏泗汰村,新城子镇英桃漠河、七合堂村,大井镇大发、孙营子村等一批精品绿化村,全县262个自然村已经进行了村庄绿化。东北特钢、大井子锡业等多家厂矿园区绿化面积已达1000亩。
在该县境内G303线和S204线互通处,10多个工人正在栽植油松、金叶榆和红瑞木,6米高的油松树冠已达4米多,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摆动。“我们要把公路沿线建成连接各主要生态功能区的绿色长廊,形成公路林网化的景观带,重点打造省际通道林西段等重点工程,同时对已建成的公路绿化工程进行补植和完善,推出生态景观型、生态经济型、生态防护型等多种绿化模式。”正在现场指挥栽植油松的县林业局副局长李自明说。
据悉,该县公路两侧绿化补植已达173公里,总面积1.2万亩,实施了G303线林西至热水段以育带造公路绿化650亩,高标准建设省际通道与S204线和G303线与S204线互通区域绿化850亩,对林三线、嘎九线等65条总长度为121公里的村庄连接线进行了绿化美化。(记者张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