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赤峰大良沟:拿起“绿钥匙”治荒山富百姓
内蒙古新闻网  16-06-07 16:46 打印本页 来源: 赤峰日报  
 

  “咱们今年绿化的工作量特别大。‘十个全覆盖’给了一部分松树苗,现在村里松树苗还远远不够呢。头几天我给同学打了个电话,想从吉林购点松树苗,结果同学从那边无偿地捐了两万株树苗,现在树苗已经到了,马上就得想法把它栽上。”巴林左旗碧流台镇大良沟村翟春成告诉记者。他的这个同学叫李华,是当年村里考出去的状元,也是他小时候的玩伴。今年过年李华回老家,看到了村里发生的变化,听到邻里间说的都是“十个全覆盖”给家乡带来的好处,她就留下了一句话,如果需要帮忙就打个电话,这次还真就帮上了大忙。

  碧流台镇大良沟自然村过去是一个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的山中村落,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村子周围的自然环境一度遭到了破坏,美丽的山村变成了荒山秃岭,村子里的人也因此越来越贫穷。这两年,随着“十个全覆盖”项目的实施,村里人用上了平坦的水泥路,道路两旁栽上了漂亮的绿植,父老乡亲的生活正悄然地发生着变化。

  翟春成是今年村里植树造林的带头人,除了要完成“十个全覆盖”绿化工程,山上的植树任务也全要靠他,这些年,他通过承包荒山种果树,积累了不少经验,是村里远近闻名的造林土专家。

  翟春成说,你看看咱们栽这个树有多不容易,从山底下扛到山顶上,浇水也太难了。说到村里人植树造林的决心,翟春成说这都是逼出来的。大良沟村全是山坡地,村里人种地要靠天吃饭,过去主要种植谷子、黍子等一些杂粮杂豆,人均耕地面积不超过3亩,每亩地经济收入也就在二三百块钱左右,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村里的种地人也变得越来越穷。后来村里开始治理荒山,组织村民栽植果树,翟春成就是第一个尝到改变生态增加收入的人,现在他有160亩果园,平均每亩年收入都在2500块钱左右。

  翟春成说,我们在2001年开始搞经济林建设,山变绿了,人们的经济收入提高了,这就是我们的唯一出路。村民崔景忠接着说:“我们这个村,搞绿化为啥这样的积极,老百姓就是尝到这个搞绿化的甜头了,水不下山了,土不出川了,村子里到处都绿了,‘十个全覆盖’使我们的路通了,房子改建了,今年又栽了这么多的树,村子越来越漂亮。”

  实施“十个全覆盖”以来,大良沟村捆绑资金投入630万元给村民修通了14公里长、4.5米宽的观光水泥路,投入600万元实施了河道治理、街巷硬化、危房改造等项目。看到村里人植树造林改变生态的决心,今年,巴林左旗旗委、政府也把现场会开在了大良沟村,举全旗之力帮助这个小山村脱贫致富。经过村民一致通过,今年村里要实施2500亩土地流转项目,把最后的这部分山坡地全部种上果树,让大山全部披上绿色,现在旗里的一家旅游公司也开始在这里投资搞生态旅游,未来村里人依靠绿色发展种植业和旅游业致富的路子越来越宽了。未来五年,大良沟村抓住“十个全覆盖”的契机,将有一个飞跃式的发展,从沟外到沟里2500亩全部种植蒙古野果,沟路沿线和沟外到沟里的荒山全部绿化,绿色旅游生态的蓝图正在徐徐展开。(记者 李富)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芍药绽放 花海和林
小书包里装着信仰
传统文化课堂 多彩...
净化文化市场
种植合作助力 农民...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绿丝带助力高考
爱护环境 从我做起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