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学习论理 > 学习快报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来论】触网低龄化不可忽视
内蒙古新闻网  16-06-13 08:50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近日,有关机构发布《儿童安全上网指引报告》,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年龄低于10岁的网民已超过1800万,未成年人上网人群已经过亿,去年就有56%的儿童初次触网年龄低于5岁。

  据调查,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上网的目的也不尽相同。8岁以下的儿童主要是看视频、玩游戏、听故事等;高年级小学生和初中生则主要是玩游戏和写作业。

  触网低龄化,可以说是独生子女和信息化时代的特定产物。孩子缺少玩伴,家长缺乏亲子教育,生活日渐信息化,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有些家长为图省事,寄希望于电子保姆,自己没时间陪伴孩子时,就给孩子一个电子产品打发时间,导致孩子过早接触电子产品。还有一些家长自己就整天热衷于玩触屏电子产品,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很容易效仿。

  儿童产生屏幕依赖,其危害比成年人尤甚。由于儿童尚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自控能力弱,容易过度上网,长此以往会影响身心健康。除了视力下降,可能诱发颈椎、睡眠等身体方面的疾病外,更令人担忧的是对心智发育的影响,学习成绩下降,分不清现实与虚拟,淡化现实人际交往,社交、语言表达能力退化,同时,网络充斥的大量不良信息也不利于儿童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对于屏幕依赖低龄化现象,家长和社会应及早重视与反思,以免将来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这其中,加强引导、疏堵结合、适度上网是关键。家长要尽可能多地陪伴孩子,与孩子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互动,多带孩子亲近大自然,参加社交活动,开发孩子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对孩子上网时间合理控制,加强上网行为的引导和监管,并经常与学校沟通。同时,网络监管部门也要积极作为,净化网络空间,共同帮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摆脱屏幕依赖。(井彩霞)

  《内蒙古日报》2016年6月13日10版

[责任编辑 孙静华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端午粽飘香
练舞技
清风雅韵扇面展
回民干娘
芍药绽放 花海和林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端午赛龙舟
老牛湾的颜值提升了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