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内蒙古加工贸易经济发展,满洲里海关找准服务供给侧改革发力点,采取多种措施助力加工贸易企业走出去。
国外对我国苏氨酸产品的需求十分旺盛,仅2015年10月我国苏氨酸出口量就达到2.2万吨,而呼伦贝尔东北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却面临着苏氨酸被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棘手问题。呼伦贝尔东北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香港上市企业阜丰集团在扎兰屯市投资建设的大型氨基酸生产基地,现为自治区最大玉米深加工企业,目前累计投资100亿元,年玉米加工能力达220万吨,提炼出的苏氨酸为该企业重点创收产品,如被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企业将损失巨大。
满洲里海关在了解企业困难后,主动协调政府相关部门,与企业同步向商务部门和满洲里海关上报“剔除部分商品编码”的申请,全力解决企业发展“瓶颈”问题。经过积极努力,2015年11月,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了《关于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公告》(2015年第59号公告),将苏氨酸作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属于高耗能、高污染的产品以及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从禁止目录中剔出,着实解决了阜丰公司的大难题,该公司生产的苏氨酸在国际市场占有份额进一步扩大。2015年,该企业实际加工玉米200万吨,实现总产值57亿元,实现利润2亿元,缴纳税金3.03亿元,出口创汇1.3亿美元。
满洲里海关以推动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为重点,将海关的利好政策和创新举措切实转变为产业经济发展动力。该关秉持“大客户精准服务”理念,不断完善“关企联络”制度,通过“关企联络员”、“关企一站通”微信群、政策宣讲会等多方式畅通关企交流渠道;通过开展政策宣讲、实地调研等形式,及时跟进了解企业发展需求,鼓励企业“回家报关”。2016年,该关先后3次深入企业实地对接联系,研究落实从乌克兰批量进口玉米开展国内加工业务,并就企业建设自用型保税仓库开展海关政策对接。(李明 郑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