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城事 正文   
中国婚检率大幅下降:出生缺陷升高 免费为啥不做
内蒙古新闻网  16-06-17 16:15 打印本页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婚检是婚前保健服务的简称,指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在结婚登记前所进行的婚前医学检查、卫生指导和卫生咨询服务,是预防出生缺陷和家族遗传病的第一道屏障。然而,自2003年我国取消强制婚检后,婚检率大幅下降,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的婚检率如今已不足一成,与此同时,出生缺陷却在升高。这的确令人警醒。

  婚检率降,出生缺陷升

  近年来,婚检率持续下跌令卫生计生部门忧心忡忡。2003年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后,取消强制婚检。取消后,一些地区婚检率降至不足一成,在此之前,形势则完全不同。以北京市为例,自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颁布实施以来,北京市的婚检率逐年提高,到2003年达到100%。

  同样,记者从广州市卫生计生部门了解到,取消强制婚检之前,广州的婚检率约在93%,取消强制婚检后,广州市2011年公开发布的信息显示,婚检率仅有7%,有的区甚至只有4%。

  在婚检率下降的同时,真正让卫生计生部门担忧的是,北京市参与婚检人群疾病检出率由1996年的5%上升到2014年的13%左右。例如,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生殖系统疾病等,均呈上升趋势。专家表示,有些疾病直接影响婚育,不仅对自身及配偶的健康产生影响,有些还可造成不孕不育症,甚至导致出生缺陷的发生。

  广东省卫生计生部门2011年公布的10年来广东省新生儿出生缺陷率显示,珠三角地区新生儿出生缺陷率平均达2.76%,不仅比10年前翻了一番,比全国的平均数也高出50%。

  记者采访了解到,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约90万例,出生缺陷发生前五位的分别是: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唇裂、先天性脑积水、神经管缺陷。妇产科专家提出,婚检率下降导致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明显被削弱。不过,出生缺陷率的升高还有其他原因,比如高龄产妇增多等。

  免费婚检为啥不做

  北京市开展婚前保健服务已经30多年了。目前,北京市对辖区户籍人员,含一方户口所在地为北京的新人,免费提供规定项目的婚前保健服务。为遏制婚检率急剧下降,2004年开始,广东等地开始推出免费婚检,但收效甚微。

  记者采访了解到,有人认为单位每年体检,再做婚检是“多此一举”。专家表示,婚检不同于一般体检,也不同于孕前保健,是准新人了解对方健康状况的最佳途径,体现婚姻法中保护双方健康知情权的原则。

  “婚检的目的是检查准新人是否存在影响生育及后代健康的疾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科产前诊断中心遗传实验室负责人张璘说,如果检出疾病或不良基因的携带者,可以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其生育;若检出不适合生育人群,建议婚后避孕;有家族遗传病的人群,建议婚后在医生指导下受孕等。

  很多人担心婚检触及隐私,网络上甚至有人认为“婚检破处伤害身体”。专家表示,婚检主要项目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男女性生殖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胸部数字化摄影等,并不会侵犯隐私甚至伤害身体。

  婚检率低还有一个“隐秘”的原因是,由于婚前保健服务对象主要是青年人,有人怕自己某些疾病暴露后,会失去对方,因而逃避婚检。记者采访了解到,有女方在听到男方提出结婚前进行婚检时,甚至认为是对方不相信自己。

  婚检应该更贴心

  近年来,恢复强制婚检的呼声在增强。对此,卫生行政部门表示,恢复强制婚检,这是走回头路,很难行得通。

  受访的业内人士认为,婚检有必要恢复,但不是从行政上恢复强制婚检。首先,要用各种政策引导和鼓励人们自觉选择婚检,同时增加民众实实在在需要的、关键的婚检项目,如果婚检对人们确实作用很大,婚检率自然会提高。其次,应优化服务流程,通过婚检婚姻登记一站式服务、婚检孕检系列套餐服务等有效手段,引导年轻人参与。

  预防出生缺陷,单靠婚检还不够。妇产科专家提出,随着人们性观念、婚姻观念及生育观念的变化,未婚先孕、婚前同居现象在增加,婚检对保障这些人群的健康存在不足。因此,为更有效预防出生缺陷,在加强婚检的同时还应提倡孕前保健。(半月谈记者 李亚红 肖思思)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呼市地铁一号线乌兰夫馆站今日开工
“血液连接你我”
小小跳蚤市场 娃娃练摊当“老板”
快来看看这些保命神器!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从朋友圈“集赞换礼品”看诚信
• 内蒙古通报3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 未来3—5年包头交通规划出炉,立体交通时代即将到来
• 最美道路
• 呼市地铁一号线乌兰夫馆站今日开工
• 清格尔泰先生塑像落成
• 内蒙古多措并举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
专题推荐
聚焦2016内蒙古两会|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报道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 【专题】十三五蓝图
• 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 “一带一路”上的内蒙古色彩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