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前屋后药材瓜菜 院里院外鸡鸣牛哞
奈曼旗庭院经济:怎一个“火”字了得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张慧玲)“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唐代诗人王建在《雨过山村》中,以极简练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养鸡浴蚕的山村图画。
与古代自给自足的农家乐相比,通辽市奈曼旗推出的“房前屋后药材瓜菜,院里院外鸡鸣牛哞”的庭院经济可谓“火火火”了起来。
“5月初种了黄芪,现在苗已经半尺多高,种药材的效益比种玉米高1.5至2.5倍。”奈曼旗大沁他拉乡昂乃村村民李帅一边看着嫩绿的苗子一边说:“别说政府还给补贴,就算不给,药材成熟后一亩地也能赚2000块钱。”
在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过程中,奈曼旗注重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因地制宜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引导农牧民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特”庭院经济发展模式,让小庭院产出大效益。
昂乃村是奈曼旗今年重点打造的庭院经济示范村,今年利用庭院种植药材的达26户,户均庭院面积2亩以上,在示范园种植了黄芪、麻黄、芥梗等31个品种的药材,政府给每户补贴500元。药材成熟后亩产效益可达到3000至4000元,今年人均增收1000元没有问题。
除了发展种植业,奈曼旗的养殖业也不甘落后。该旗固日班花哈尔淖尔嘎查村民常宝去年饲养了20多头肉牛,今年不但扩大了种植面积,又多养了10多头牛。
为养而种,以种促养。固日班花苏木结合实际情况,把“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推进和庭院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把黄牛产业和庭院经济作为主导产业来抓。通过种植青贮搞养殖,养牛成本降低了,养牛周期缩短了,养牛效益提高了。举例来说,30头基础母牛,每年买秸秆的话,花费2万元,种青贮后秸秆自家园子解决了,节约资金2万元,这个家庭就增收了2万块钱。
据介绍,奈曼旗以“立体种植、庭院养殖、庭院加工、乡村旅游、家庭菜园”5种模式重点培育了70个示范嘎查村。其中,以锦绣海棠、葡萄、西瓜为主的庭院种植村38个,以固日班花苏木为主的庭院养殖村22个,以青龙山镇为主的加工示范村2个,以八仙筒镇、孟家段水库为主的旅游示范村4个,以大沁他拉镇哈沙图村为主的农家菜园示范村4个。
在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过程中,奈曼旗还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引进、品种推广等多种措施,加大对农牧民的种养技术培训,引导广大农民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发展禽畜养殖和特色蔬菜、瓜果、药材等农作物种植。同时,围绕“小庭院”做文章,发展具有“短、平、快”优势的庭院经济,在沙区发展庭院养牛,户户饲养,小规模,大群体;在平原区发展庭院果树,并在果树行间套种药材、蔬菜、芥菜、大葱等;山区则因地制宜发展大扁杏、金银花等。并根据各村自身资源特点,引导“一村一品、一镇一特”五种模式的庭院经济发展规划逐步走上统一标准、集中销售的发展道路,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