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战舰从上海驶来。2003年建军节前夕,在上海某造船厂担负接舰任务的海口舰首任政委梅文,带领官兵来到嘉兴南湖红船、中共一大会址寻根。在这位后来担任辽宁舰首任政委的优秀指挥员看来,从南湖红船这艘我们党的“母亲船”,到披坚执锐、走向深蓝的“中华神盾”,总有一种血脉在赓续传承、总有一种力量在凝聚迸发。
13年来,被誉为“中华神盾”的国产第三代导弹驱逐舰海口舰留下一连串闪光航迹,代表中国海军首赴亚丁湾护航,完成演习、出访等数十项重大任务,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被国际海事组织授予“航运和人类特别服务奖”,被海军授予“护航先锋舰”荣誉称号,并被评为全军基层建设先进单位。
在纪念建党95周年到来之际,即将完成修理改装任务的海口舰官兵时刻牢记习主席视察时的嘱托,向海而行、踏浪而歌,在远海大洋中淬火砺剑——
一张水兵和习主席合影的照片,一页习主席亲笔签名的航海日志,浓缩着领袖对海口舰官兵的殷殷嘱托——
忠诚信念铸就“海上盾牌”
2012年12月8日,是海口舰官兵难以忘怀的日子。刚刚主持中央军委工作不久的习主席来到海口舰,攀舷梯、入舱室、上甲板、观演主要战位,与官兵一起就餐,并进行了亲切交谈。领袖的殷殷嘱托,深深地刻在了每个海口舰官兵的心里。
那张水兵在舰艏与习主席合影的照片一经公开,习主席视察部队的消息就迅速传遍全世界。那一页习主席亲笔签名留下的航海日志,陈列在海口舰所在支队的军史馆里。
“习主席和我们在一起!”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航海长李俊仍然清楚记得习主席在驾驶室里详细询问海口舰情况的每一个细节。
时隔不久,2013年4月9日,习主席亲临海口舰所在的南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视察,在军港码头检阅了包括海口舰在内的海军舰艇。
不到半年时间,两次受到习主席视察和检阅,不仅仅是海口舰官兵的荣耀,更体现了习主席对海军建设的关心和对水兵的亲切关怀。
海军官兵都熟知这样一个故事:1950年,海军司令员肖劲光走马上任,视察驻刘公岛海军部队时,竟找不出一艘可以开动的舰艇送他渡海,最后是坐渔民的船上岛的。
曾经单帆木舟的浩叹,时常引起大家的不尽思考。“一个旅顺口,半部近代史。”海战之殇,更在官兵心头挥之不去。一些海军部队的驻地,就是当年侵略者登陆中国的战场,落脚处就是当年的海战场。
“党把任务交给我们,我们不能辜负厚望!”接舰仪式上,海口舰首任政委梅文代表官兵许下承诺。13年来,这支年轻的部队,听党指挥的信念在官兵心中始终坚如磐石:每当执行重大任务时,必定组建成立海上临时党委;每当遇到险情时,党员骨干总是冲在最前面;每到一处海战纪念地、重要纪念日,向党旗宣誓是雷打不动的教育活动。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茬茬海口舰官兵海上接力、完美交棒,刷新了数十项海军纪录——
劈波斩浪砥砺“实战刀锋”
去年12月,海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英模座谈会在东海舰队某航空兵团举行,来自海军各个时期、各支部队、各条战线的66名英模代表聚集一堂,畅谈海军精神,共话使命担当。海口舰第六任舰长樊继功作为英模单位代表,光荣地参加了会议。
麦贤得、高翔、戴明盟、朱桂全……看到这些胸前挂满勋章的新老英模,樊继功激动不已,他认真聆听新老英模对话,感受海军历史上涌现出的海上猛虎精神、西沙精神、核潜艇精神等海军精神的时代真谛。
“时代条件变了,作战样式变了,武器装备变了,但红色基因这个制胜密码没有变。”樊继功告诉记者。
2014年,夏威夷,海口舰作为编队指挥舰代表中国海军首次参加“环太”演习,编队舰艇停靠的珍珠港中心泊位的位置,正是1989年春郑和舰代表中国海军首次进入西半球出访美国时的同一个泊位。当时,郑和舰谢绝美方派出拖船顶靠码头,用自身动力停靠在刚好能容下舰体长度的泊位上。
那一天,站在珍珠港码头,海口舰官兵打心眼里佩服前辈们不服输的劲头。时间过去不到30年,今天的中国海军已今非昔比,支队任何一艘经过全训考核合格的新型驱护舰艇,随时都能远航,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在实际使用武器阶段,海口舰代表中国海军舰艇参演,海口舰主炮首发炮弹就精准命中番茄靶,赢得参演各国海军同行高度评价。
编队指挥员、时任某驱逐舰副支队长赵晓刚感叹道:“我很幸运,赶上了海军大建设大发展的好时期。”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一次次重大任务检验中,海口舰官兵诠释着当代革命军人的责任担当,成为劈波斩浪的“实战刀锋”:周帅,奋不顾身扑灭燃气轮机箱体内的大火;王保德,顶着9级风浪把自己绑在桅杆上排除故障;黄德勇,一边吐一边疏通舰艇管路……
参加首批亚丁湾护航,连续124天航行不靠港;准备时间仅一个小时,立即起航搜救马航失联客机——
拥抱深蓝展示“中国名片”
在海军部队,在抗美援朝战场创下以劣胜优战例的“海空雄鹰团”闻名遐迩。毛主席曾3次“点将”这个团出征,该团奉命异地换防,战机编队降落机场仅仅40分钟后,就升空作战。
类似的故事同样发生在海口舰身上。
出航准备时间仅有一小时,怎么办?2014年3月9日,海口舰闻令出动搜救马航失联客机。临危受命,海口舰官兵不负众望,在非常时期体现了非凡的能力与担当。在食品补给和装备保障都不充分的情况下,官兵们依然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大力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
搜救过程中,海口舰先后航经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6国附近海域,航行至南纬45度线附近,跨越62个纬度,连续航行60余天,向世界充分展示了我海军积极履行人道主义义务和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创造了人民海军历史上的新纪录。
“当兵这么多年,第一次真正有了当海军荣耀的感觉!”一名参加过首批亚丁湾护航的老士官,回忆护航途中“河北翱翔”号船员在舱盖上写下“祖国万岁”4个巨幅大字的场景,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2008年12月26日,由海口舰、武汉舰、微山湖舰组成的首批护航编队解缆起航,踏上首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的新征程,拉开了中国海军海外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序幕。
首次亮相亚丁湾,海口舰就创下了连续航行124天不靠港的新纪录,创造了人民海军第一次组织舰艇、舰载机和特种部队多兵种跨洋越海执行护航任务、第一次持续高强度在远离岸基的陌生海域组织后装保障、第一次与多国海军在同一海域针对同一对手采取军事行动等新纪录,圆满完成41批次212艘中外船只的护航任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海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的信心和能力。
西沙遇险渔民搜救、参加南海某重大任务、抗击台风“威马逊”……一次次,海口舰官兵把“能打仗、打胜仗”扛在肩头,在多样化军事任务战场同样体现出铁一般的责任与担当,把无私大爱倾注在祖国的蓝色海疆,向世界展示了和平之师、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良好形象,打造了一张亮丽的“中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