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
抓住“一带一路”人才短缺机遇
●王辉耀,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
“一带一路”在国内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但要让国际上的人去接受,则还需要采取一种国际化的、让所有人都能理解的方式。这样的话就必须要有一大批懂国际事务、公共外交、国际文化和语言的人才。中国现在还缺乏懂“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语言文化的人才。比如亚投行、丝路基金等的建设可能更多地就需要海归来推动。
中国的国际化人才需求在未来不但是数量越来越多,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已经进行的改革开放是“引进来”的改革开放,而未来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在全球事务中的参与则是新阶段的改革开放,是“走出去”的改革开放,中国目前在这样的人才储备上还是有所欠缺。
【数据链接】
留学不忘关注国内就业信息
●齐彬,海威时代人力专家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数据,2015年留学生就业企业从行业分类来说,下列几个行业占据前三位:金融类(39.01%)、教育类(9.88%)和信息服务类企业(6.69%)。企业更倾向于录用专业为商科、教育和IT的学生。同时对于留学生来说,如果他们拥有出色的语言能力、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也更容易受到企业青睐。
海威时代对于海归就业力的分析发现,如下问题会显著影响留学生回国找工作,包括国内关系网络断裂、专业技能优势不明显、国外实习经历不被认可、语言能力优势不明显等。
因此,给高考后选择出国深造的学生的建议是:
毕业后选择回国就业、创业已成为留学生的主流选择。建议学生对国内的经济形势、行业发展、企业发展动态也要有所了解,通过一些专业的渠道尽可能多了解留学生回国就业、创业的相关信息;
在留学期间要不断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语言和专业技能方面;
实习经验对留学生未来就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无法确认未来是在国内还是海外发展,建议尽可能在国内和海外同时都有实习经历。
【热点问答】
新兴商科专业和交叉学科提供新选择
●金冉,启德教育集团留学事业部副总经理
Q:什么样的学生适合选商科?
A:不同专业学生的特质倾向性不同。问题解析的思辨能力是共同要求,逻辑分析、团队合作以及有效沟通是商科人才的普遍要求。由于人数众多,商科意向留学生面临较激烈的申请竞争压力和求职就业压力。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增强自身竞争力非常关键。
Q:商科专业该怎么选?
A:除了大家熟知的会计、金融、营销、管理等专业之外,财富管理、高尔夫管理、艺术经纪人等新型商科专业有着更加具体的从业领域,就业的针对性更强,不失为一个新的选择。而金融工程、金融数学等交叉学科也成为时下的热门之选。
Q:如何与未来的职业规划相结合?
A:商科专业分类复杂、内容繁多、就业规划前置就显得更为必要。在选择专业前,学生可多方面了解商科的学习内容、就业方向、申请准备等,并争取更多地参与商科相关的实习。
不同国家商科留学的特点和政策不尽相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留学目的,选择相应的留学国家,比如澳洲由于移民政策原因,会计专业非常受欢迎,而英国等国家的商科专业申请接受学生转专业,对于非商科背景的学生包容性更强。关于学校或者专业排名,对于商科申请仍然具有参考价值,商科申请学生可以重点关注排名中关于就业和薪酬的数据。
【数据链接】
商科相关专业仍是热门选择
●今年3月,教育部公布《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2015》。数据显示,在留学回国就业人员中,金融、会计、工商管理、经济学等专业仍是留学生的热门选择。蓝皮书显示,硕士研究生学历人群中,人数比例较高的专业方向为金融、会计、工商管理、管理学和国际商务;而本科和专科的专业构成为工商管理、经济学、会计等。
●《2015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海归在国外所获学位的主修科目以商科、社会科学、工学、自然科学为主,分别占35.2%、20.8%、13.1%、12.8%。此外,人文科学的占比也较高,占比8.1%。农学比例最小,为0.8%。
●《2015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数据显示,商科与管理、工程、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分列赴美学生选择最多的专业前三名。
●启德教育6月19日公布《中国学生商科留学报告》中的调研数据显示,超过5成的商科留学生选择了金融和会计专业,其次是管理学。尽管商科留学人数的增长速度正趋于平缓,但是中国学生数量多、基数大、作为占比最高的留学科目,商科留学生的绝对数量仍非常可观,而且仍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热门学科。(采写/新京报记者缪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