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域点睛 地方时评 呼和浩特 包头 鄂尔多斯 呼伦贝尔 赤峰 通辽 兴安盟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兴安盟新闻 正文   
不认穷的村支书——科右前旗良种场村党支部书记逄学文
内蒙古新闻网  16-07-01 16:49 打印本页 来源: 兴安日报  
 

  采访科右前旗巴拉格歹乡良种场村的党支部书记逄学文“有些难”,约了好几次,他都在为村里的事四处奔走。6月28日,在村头400亩甜菜种植基地的田间路施工现场,终于见到面的逄书记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是,“这两天忙着跑修路项目的事,等秋收收购时车就能直接开到地头,村民的甜菜能多卖些钱。”

  眼前的逄书记,面带憔悴,脸被晒得像“包公”,眼角的皱纹明显。45岁的他,为了村民脱贫的事,已奔走了整整10个年头。

  说起曾经的良种场村,穷得十里八村都出名。全村84户、316口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59%,村屯脏乱差,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落后。2006年村“两委”换届时,逄学文“一肩挑”村书记、村委会主任,开始了他的“脱贫路”。如今,良种场村因为独有的“良种场模式”再次闻名,村民人均年收入由2700元跃升到了7600元,已贴上了“十星级”嘎查村级组织、旗级“十个全覆盖工程”示范村、盟级文明村等“金字”招牌。而这些,也是逄学文始终不认穷、不服输,敢闯敢试敢干的最好印证。

  曾经,村民“年年靠天吃饭,只会种苞米,想发展比登天还难。”因为他,如今,村民“人人都是社员,家家都有分红,从农民变成工人。”

  “以前说起我们村,我们脸上都无光。”62岁的老支书贺长福说,“不是我们不想发展,历届村‘两委’都很努力,但我们这里条件太差了。”贺长福说,村里没资源、道路又不便,人均耕地不到8亩,想发展比登天还难。村民都有些怨气,最不满意的就是村里发展慢,村干部致富无招。

  现在,村里的致富故事多得让记者应接不暇。然而,每一个村民致富故事的关键词都离不开“合作社”。

  “以前我是全村有名的贫困户,入了养殖合作社后不仅脱贫了,还能带着村民增收。”刘清涛笑着说。2008年,逄学文带着刘清涛和村里其他7名养殖能手,成立了兴村养殖合作社,尝试通过“党支部+合作社+社员”的模式舍饲养殖肉羊带动大家脱贫。当时很多村民都质疑,合作社是干啥的?能有啥好处?别把钱扔在不靠谱的事上。可逄书记的倔脾气上来了,“人穷不怕,就怕志短。想过好日子就得敢尝试。”缺技术,他带着大伙去外地学、请来技术人员教;缺资金,他找部门申请;缺销路,他自己开车拉羊去卖。思想前卫的逄书记成了村民眼里的“疯子”。别说,“能折腾”的他还真一举打开贫困户的致富之门,当年就有一部分村民脱了贫。

  创新、求变,是逄学文带领村民致富路上不断成功的法宝。实践证明,让村民聚在合作社,富在产业链的想法是良种场村科学可行的脱贫路子。这两年,在他的带领下,村民又相继成立了种植合作社和农机服务合作社,村民实现100%入社。(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一版)全村耕地从农民手中以“保底收入+分红”的形式全部流转出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荷马糖业和五粮液集团及周边的养殖场签了订单,种植甜菜、高粱和青贮,再由农机合作社实施集中耕种、集中收割。这样一来、养殖、种植、农机合作社的合作产业链紧密联系起来,也让村民和村集体的好事说都说不完。

  “没入社时是干半年闲半年,入社后是一年到头闲不着。我和老伴在合作社打零工,一年能赚五、六万元,收入比以前种地翻两番。”50多岁的村民李长河跟老伴儿高翠红特别高兴。

  “现在人人是社员,家家有分红,不用种地还能坐家收钱,在家门口就业变工人。要没有村支书领着大家干,我们只能靠天吃饭,只知道种苞米呢。”村民李柱笑着说。

  “合作社每年都会向村集体缴纳费用,而且是逐年加倍,作为集体经济收入为村民做公益事业。”逄学文说,发展合作社一举多得,很受村民的认可。

  曾经,村民“都想着往外搬,村里姑娘都嫁外地郎。”因为他,如今,村民“住村不住城,做梦也想不到环境这么好。”

  行走在良种场村的大街小巷,绿荫下一座座新房错落有致,花丛中一条条油路直通门口,房前屋后瓜果飘香,欢声笑语。看着旧貌换新颜的新村新景,在这生活了70多年的刘贵说:“做梦也想不到住上这么好的养老房,水电广播电视都有,还管看病养老。”

  “当初亲戚朋友说嫁到农村得吃苦,现在都羡慕我享福呢。”外地媳妇余桂英对婚后的日子很满足。

  “在外打工好几年,回来过年找不到家门了。没想到家乡环境这么好。”去年冬天,眼见着村子变新、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张立臣再也不想跑到大城市打工了。

  这两年,像张立臣这样因村子环境变好“住回来”的村民还有很多,一改以前“村民都想着往外搬,村里的姑娘都盼着嫁出去,别人都不愿嫁到这来”的窘境。借助“十个全覆盖”工程,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脱贫解困、发展提升的综合载体,让群众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可持续,是逄学文带领村民脱贫的又一大招。

  果然,新面貌给村民带来了新生活,同时也带来了新商机。模板厂、粮库两家招商企业的先后入驻,逐渐改变了村民的生存、发展观念。村里80多名村民进厂就业,年均收入3万元。

  眼下,家家户户院子里种植的沙果、香瓜、西瓜、葡萄等绿色瓜果蔬菜早已接满枝头,吸引着一批批路过的游客驻足体验“农家乐”。这个曾经的贫困村、留守村又焕发出了生气。村民开心的笑脸处处彰显着幸福与知足。(驻站记者孙璞玉)

  曾经,村民“都想着往外搬,村里姑娘都嫁外地郎。”因为他,如今,村民“住村不住城,做梦也想不到环境这么好。”

  行走在良种场村的大街小巷,绿荫下一座座新房错落有致,花丛中一条条油路直通门口,房前屋后瓜果飘香,欢声笑语。看着旧貌换新颜的新村新景,在这生活了70多年的刘贵说:“做梦也想不到住上这么好的养老房,水电广播电视都有,还管看病养老。”

  “当初亲戚朋友说嫁到农村得吃苦,现在都羡慕我享福呢。”外地媳妇余桂英对婚后的日子很满足。

  “在外打工好几年,回来过年找不到家门了。没想到家乡环境这么好。”去年冬天,眼见着村子变新、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张立臣再也不想跑到大城市打工了。

  这两年,像张立臣这样因村子环境变好“住回来”的村民还有很多,一改以前“村民都想着往外搬,村里的姑娘都盼着嫁出去,别人都不愿嫁到这来”的窘境。借助“十个全覆盖”工程,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脱贫解困、发展提升的综合载体,让群众“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可持续”,是逄学文带领村民脱贫的又一大招。

  果然,新面貌给村民带来了新生活,同时也带来了新商机。模板厂、粮库两家招商企业的先后入驻,逐渐改变了村民的生存、发展观念。村里80多名村民进厂就业,年均收入3万元。

  眼下,家家户户院子里种植的沙果、香瓜、西瓜、葡萄等绿色瓜果蔬菜早已接满枝头,吸引着一批批路过的游客驻足体验“农家乐”。这个曾经的贫困村、留守村又焕发出了生气。村民开心的笑脸处处彰显着幸福与知足。(驻站记者孙璞玉)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于清海的飞翔梦
首届内蒙古文化产业博览会在呼举办
扶贫物资送上门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包头地铁近期将建设2条线路共33个地铁站
• 【十个全覆盖】垄沟里种出时尚潮
• 九届自治区党委第十二轮被巡视部门单位党组织名单公布
• 艾丽华当选乌兰察布市市长
• 公安边防官兵圆满完成长征七号返回舱外围安保任务
• 快讯:鄂尔多斯市设立康巴什区 内蒙古县级行政区划建制增至103个
• 内蒙古一名“老赖”因“拒不执行判决罪”获刑三年
专题推荐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专题】内蒙古推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
• 【专题】高考直通车——2016年高考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