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域点睛 地方时评 呼和浩特 包头 鄂尔多斯 呼伦贝尔 赤峰 通辽 兴安盟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阿鲁科尔沁旗:庭院经济富一村
内蒙古新闻网  16-07-04 10:01 打印本页 来源: 赤峰日报  
 

  近年来,阿鲁科尔沁旗乌兰哈达乡温都尔胡舒村不断结合村情实际,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农民实现稳步脱贫致富。目前,该村庭院蔬菜种植面积已达300余亩,覆盖全村80%以上农户。

  温都尔胡舒村的蔬菜种植已有多年历史,近年村民们探索出了一种新的庭院经济模式,创造着“一亩园十亩田”的可观效益。去年全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00元,其中庭院经济实现人均增收3000元,11户21口人通过庭院蔬菜种植实现稳定脱贫。

  “春分时节种蒜忙”已经是该乡温都尔胡舒村农民的一种习惯了,每年春分和清明前后都是农民最忙时节。近两年,大蒜市场行情趋于稳定,蒜农持续增收,村民房前屋后的园子都成了大蒜的主产区。张发是该村种蒜“老手”,也是村里第一批种蒜人,他家菜园每年可收三茬蔬菜,四月份种蒜和大葱,五月底收获蒜苔,六月底收获蒜头,紧接着种植豆角、茄子、辣椒等常用蔬菜。张发家种植大葱也是其收入另一个主要来源,一般情况下,他种的葱比别人要早一些,大葱还没普遍上市的时候,他家卖葱的钱已经装满了钱包。张发家现在种了13亩地的蔬菜,一年利润可达十几万元,比起种植粮食,收入增加了很多。

  2013年,在乡党委引导、村支部参与、能人党员的带头领办下,该村成立了民生种养专业合作社,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企业”的产业化经营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农民联合起来应对市场,抵抗风险的能力大大提升。

  按照产业化发展模式,合作社积极与公司企业开展合作,签订订单。合作社定期对社员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严格按国家行业标准,大力推广使用农家肥,该村生产的蔬菜已达到绿色无公害食品标准。每年,该村的蒜和蔬菜大部分由合作社统一组织销售,最远销售到沈阳市和通辽市等地农贸市场。

  为延伸产业链条,根据蔬菜种植发展态势,该村谋划改扩建蔬菜保鲜储存库,建设生产加工厂房,购置蔬菜深加工设备,逐步发展加工型品种,计划把独头蒜和干豆角丝加工包装打向市场,作为特色农产品对外销售。2014年,温都尔胡舒村注册了“温都胡舒”蔬菜商标,进一步提升该村蔬菜的市场竞争力和产品知名度。

[责任编辑 马铃翔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唱支红歌给党听
党的光辉照我心
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北疆天籁》精彩上演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十个全覆盖】垄沟里种出时尚潮
• 包头地铁近期将建设2条线路共33个地铁站
• 九届自治区党委第十二轮被巡视部门单位党组织名单公布
• 艾丽华当选乌兰察布市市长
• 内蒙古一名“老赖”因“拒不执行判决罪”获刑三年
• 扎实推进创新型内蒙古建设
• 鄂尔多斯市举行社会组织等级评估授牌仪式
专题推荐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专题】内蒙古推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
• 【专题】高考直通车——2016年高考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