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城事 正文   
近视率超过70% 青少年用眼健康成了大问题
内蒙古新闻网  16-07-05 02:06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近视率超过70%青少年用眼健康成了大问题徐文婷人们通过双眼观察世界,获得信息。然而,近年我国近视发病率攀升,青少年群体成为发病的“重灾区”。相关问题引起家长、学校乃至社会关注。

  4岁半的文文最近一次视力检查中,被发现屈光不正,左眼视力很差,右眼散光,需要配戴眼镜矫正。这可急坏了母亲周婷:“那么小的孩子就要戴眼镜,将来怎么办呢?”

  其实,与周婷拥有同样烦恼的家长不在少数。文文班里56个孩子,被检查出屈光不正的有11个,视力不良率19%。而这一数据在升入小学后的孩子中更加突出。

  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国民视觉健康报告》显示,我国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患病率均超过70%,并正在增加。

  该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5岁以上总人口中,近视的总患病人数4.5亿左右。据保守估计,到2020年,我国的近视患病人口将接近7.11亿。随着屈光不正快速低龄化,近视将成为影响当代和未来人口素质的“国病”。

  有专家指出,除遗传因素外,越来越普及的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已成为影响青少年视力的主要因素。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绝大部分近视患者是由于长期不健康的用眼习惯所致。特别是手机上字和图片都较小,眼睛会不知不觉地离屏幕越来越近,长此以往,很容易诱发近视和角膜炎。加之我国青少年课业负担重,课余时间少,户外活动缺乏等原因,青少年近视率高。

  许多人认为接受激光矫正手术就能告别眼镜,但专家告诉我们,手术切削角膜是有安全值要求的,术前要到医院做详细检查,确认包括角膜厚度、眼压、瞳孔、屈光率等20项数据是否符合手术要求。角膜薄的近视者强行手术很可能会引发圆锥形角膜,严重者还会丧失视力。

  医学专家认为,青少年近视有可能形成“恶性循环”,学生佩戴眼镜后,参与竞技性较强的运动项目比例会下降,有可能伴随身体素质的降低,加深近视度数。许多人并不认为近视是“大病”,对个人日常生活也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但是,如果一个国家的整体人口近视比例过高,对这个国家的很多职业甚至国防事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患病人口达7亿,那么在航空航天、精密制造、军事等行业领域,符合视力要求的劳动力就可能面临缺口。

  一些医生和专家认为,为眼睛“减压”首先要树立“视力保健观念”。目前,家长几乎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身高、体重、学习等指标上,而忽视视觉疾病的危害。

  近视是一个慢性疾病,早期发现有助于更好的治疗。建议卫生、教育等部门可以将青少年视力健康纳入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比如,为在校学生建立视觉健康档案,或将体育纳入教育考核指标,为“早发现、早治疗”赢得机会。

  目前屈光不正等眼疾已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但无论是公共教育、预防保健、医疗服务提供与医疗保障,还是视光产品相关的行业监管等,还不够完善,视觉健康政策需要相应调整,国家层面应系统制定公共政策,以有效防范孩子眼疾。(徐文婷)

[责任编辑 孙静华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北疆天籁》精彩上演
9个精品演出项目在草原文化节演出交易会上签约
第十三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闭幕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十个全覆盖】垄沟里种出时尚潮
• 包头地铁近期将建设2条线路共33个地铁站
• 内蒙古一名“老赖”因“拒不执行判决罪”获刑三年
• 扎实推进创新型内蒙古建设
• 鄂尔多斯市举行社会组织等级评估授牌仪式
• 呼和浩特至锡林浩特快速旅客列车7月6日开行
• 内蒙古自治区隆重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庆祝大会
专题推荐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专题】内蒙古推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
• 【专题】高考直通车——2016年高考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