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域点睛 地方时评 呼和浩特 包头 鄂尔多斯 呼伦贝尔 赤峰 通辽 兴安盟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鄂尔多斯新闻 正文   
伊金霍洛旗:文明乡风润民心
内蒙古新闻网  16-07-05 09:27 打印本页 来源: 鄂尔多斯日报  
 

  垃圾乱堆乱放、婚丧大操大办、聚众酗酒赌博……过去这些现象在农村牧区屡见不鲜,随着乡风文明大行动的深入开展,伊金霍洛旗大力推进移风易俗,遏制农村牧区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尚。

  “现在的生活条件好、环境美,我们打心眼儿里高兴,村子是给我们建好了,这环境卫生我们更要保持。”村民李大爷一脸认真。为保障乡风文明大行动工作实效,伊金霍洛旗不断加强各嘎查村环境卫生治理力度,因地制宜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环境整治后续管理办法,确保长期整洁干净。“我们村通过‘定人、划责、分片、按标准’实行精细化管理。村内小广场、小戏台等公共活动区域环境卫生,雇了一位村民长期管理;其他乡村道路、小巷本着就近原则,划分给农牧户,形成卫生责任区,每季度村内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在全村进行一次评优活动,评比依照定时评比和随时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按照分值高低评出的前若干名给予物质奖励,并在我们的村报上作为典范宣传,对后面的户子要提出整改意见,限时整改,评比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农牧民自己做、自己管。”龙虎渠村村主任高保则介绍。

  “我们村是按照村民集资、保洁员清扫、村委会监督的办法,确保环境保洁制度顺利运行,针对一些‘顽固分子’,我们会组织一些村民上门打扫,但要求这个户子给我们管一顿饭,这样一来二去,‘顽固分子’也不好意思了。也有一些村子会来向我们学习,村民们开玩笑说‘我们都成学习范本了’。”敏盖村支书韩文兵乐呵呵地说道。

  此外,红庆河镇纳林希里村制定了《纳林希里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乌兰木伦镇提出了《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及乡风文明大行动推进措施及办法》……

  “爱国爱家跟党走,勤劳致富带好头;多读书,多看报,守法律,遵章纪……”这是光胜村的村规民约;“新农村,全覆盖;惠民生,聚民意;讲文明,睦邻里;蒙汉满,一家亲……”这是合同庙嘎查的村规民约。现在走进村庄,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朴实无华、朗朗上口的村规民约。

  “村规民约是我们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村民们把自己认可的内容加到里面,经过不断地修改,最终形成了老百姓认可、愿意遵从的村规民约。”光胜村支书丁巧花说。

  在村里,村民们你来我往,关系相较城区更为亲密,把大家约定俗成、群众高度认可的村规民约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协商调解的方式化解村民之间各种隔阂、利益冲突,既是群众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有效办法,又是教化人心的得力之举。

  伊金霍洛镇布拉格嘎查牧民敖特根毕力格说:“老百姓都认一个‘理’字,村规民约就是乡亲们认可的道理。”同时,有了好的规矩也应该有良好的执行过程,村里德高望重的乡贤与村领导班子一起按照村规民约调解矛盾纠纷,老百姓都非常信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牧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不断提升,但一些村民还存在大操大办的现象。“现在孩子满月或上学,搬家或开店,请人答礼的名目众多,礼金也水涨船高,真是愁人呀!”一位村民说。

  农闲时,有的村民聚众酗酒赌博,不仅对自身造成危害,还影响到家庭和谐、邻里和睦。为有效遏制这些不良现象,各嘎查村以开展乡风文明大行动为契机,在村里建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和红白理事会“四会”组织,建立组织机构,制定工作职责,首先要求村干部、村民代表以身作则,做到红白喜事带头简办,杜绝赌博等恶习陋习。

  “现在村里的陈规陋习、歪风邪气少了,村民的自我管理意识也有所提高,出现矛盾纠纷,村民们也会主动找‘四会’组织进行调解,我们现在的乡村可是一片和谐景象。”乌兰木伦镇哈沙图村“四会”成员贺红飞说道。

  “竹篱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处处花。”正如北宋诗人苏轼在《山村五绝》中描述出的景象,如今的伊金霍洛乡村,整洁、有序、文明,农牧民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中不断提升文明素养,文明乡风如春风般吹拂着伊金霍洛旗的每个角落。(陈鑫)

[责任编辑 王彤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北疆天籁》精彩上演
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69部(名)作品和人员获得第十一届艺术“萨日纳”奖
第十三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闭幕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十个全覆盖】垄沟里种出时尚潮
• 包头地铁近期将建设2条线路共33个地铁站
• 鄂尔多斯市举行社会组织等级评估授牌仪式
• 内蒙古一名“老赖”因“拒不执行判决罪”获刑三年
• 扎实推进创新型内蒙古建设
• 呼和浩特至锡林浩特快速旅客列车7月6日开行
• 内蒙古自治区隆重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庆祝大会
专题推荐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专题】内蒙古推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
• 【专题】高考直通车——2016年高考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