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收 ◀晾晒
本报讯(记者刘小倩/文季敏/图)麦浪滚滚,机声隆隆。7月12日上午,磴口县巴彦高勒镇旧地村的一片麦田里,大型联合收割机来回作业,饱满的麦粒与秸秆分离后滚入收割机蓄粮箱内。至此,河套灌区夏粮收割工作正式拉开序幕。预计7月20日左右,全市进入麦收高峰期。
气象部门根据我市小麦生长发育情况,结合小麦发育期预报模式及天气预报分析,预计今年套区小麦收获期略偏晚,西部区小麦适宜收获期为7月13日~25日,东部区小麦适宜收获期为7月15日~31日。
据农情统计,今年我市小麦播种面积135.1万亩,比上年增加20万亩,增幅为17.3%。总体上看,今年的气象条件有利于小麦生产,预计小麦单产水平和去年相比持平略增,预计总产量9.43亿斤,同比增加1.38亿斤。
按照全市夏粮收获工作部署,麦收作业期不超过20天。目前,我市1100台小麦联合收割机整装待发,河南、安徽、江苏、河北等地区500台麦收机械将陆续进入我市,小麦收割机械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力争实现机收率100%,损失率不大于3%。全市农机安全监理部门针对麦收作业开展了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技术检验、发放牌照驾驶证操作证等服务。农机经销企业备足货源,设立“三包”服务网点,保障机具安全顺利及时投放到麦收作业当中。
近年来,为确保河套优质小麦的品牌地位,充分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农机补贴等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通过开展小麦种子提纯复壮,建设“三圃田”1800亩,可以生产原种120万斤。大力推广粮粮套种、粮经套种等套种技术,2016年全市以小麦为母田的套种面积达到73.1万亩,同比增加近3倍。积极发展绿色、富硒、有机小麦和黑小麦种植,全市11个面粉加工企业落实小麦订单23万亩,占小麦种植面积的17%。
麦收期间天气如何 农民朋友看过来
农业专家提醒:
1.近期短时强对流天气频发,各地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利用晴好天气适时抢收小麦。
2.已收获的小麦应及时脱粒、晾晒、归仓。
3.麦收后应尽快整地,合理安排麦后复种的各项工作。
据市气象台预测,7月15日~16日晴间多云,北部有分散性阵雨,西部地区可利用晴天加快收获进度;7月18日~19日全市有小雨,不利于小麦收获和晾晒;7月20日~21日晴,气温上升,利于开展麦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