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域点睛 地方时评 呼和浩特 包头 鄂尔多斯 呼伦贝尔 赤峰 通辽 兴安盟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巴林右旗全力以赴打响抗旱自救战役
内蒙古新闻网  16-07-18 11:14 打印本页 来源: 赤峰日报  
 

   去冬今春以来,巴林右旗遭遇了极其罕见的旱灾,旗内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土壤墒情和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据初步统计,全旗农田成灾面积83.11万亩,林业受灾面积240万亩,近900万亩牧草已枯黄或接近死亡,8.36万头(匹)大畜出现饮水困难,死亡牲畜13206头(只);全旗受灾人口11.35万人,因干旱导致需要救助的人口53841人;旱灾造成全旗直接经济损失5.97亿元。针对严重的旱情,旗委、政府立足实际,科学部署,积极应对,把抗旱救灾工作与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作为当前农村牧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全旗上下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投入抗旱救灾与生产自救。

  坚持“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采取计划调水、协调用水、开闸放水、科学用水等措施,引导农牧民节约用水、调节用水,确保解决重点灾区人畜饮水困难问题。旗政府在财政资金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安排200万元用于保障农牧民基本生活和购置饲草饲料补贴,落实抗旱人畜饮水资金160余万元,新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2处。德日苏宝冷水库已开闸放水5000万立方米。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五保户、低保户、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及学校等单位作为重点关注对象,确保他们饮水安全、衣食无忧。充分利用现有水利设施,全面开展抗旱保苗工作。旗财政安排资金2000万元,用于保证新增1万亩、巩固提高33.3万亩膜下滴灌工程建设成效。

及时启动水库1座、灌区5条、机电井1100眼,维修机电井905眼,扩大能浇面积,力争多浇一亩是一亩、能保一分是一分,力保现有农田和饲料地。此外,指导农牧民准备晚田种子和牧草种子,帮助农牧民适时抢种晚田、实施人工种草或补栽补种,及时采取浇水灌溉和抚育管护等措施,确保人工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在此基础上广泛宣传,引导农牧民加大牲畜出栏力度,切实保护基础母畜和良种畜膘情体质,减少饲草料压力,减少今冬明春因饲草料缺少而造成的损失。积极组织劳务输出,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力争实现农牧业损失副业补。统筹协调,坚持抗旱救灾与推进“十个全覆盖”并行并重,从长计议,全面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村牧区发展潜力。

  在严重的旱情考验下,旗委、政府科学部署,创新谋划,研究制定出了一系列应对举措。着力增强水源安全保障能力,通过争取水利工程项目,力争到2020年基本形成各型水库并举、分散水源与集中水源并重、蓄引提调结合的水源安全保障格局。着力构建连通畅达的水网体系,在全面考虑水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的基础上,科学规划河流水库引调水连通工程,全面提升城乡供水安全保障水平。着力夯实农村牧区水利发展基础,加强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集中连片发展高效节水灌溉,进一步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小型灌区建设,加强从水源到田间的渠道、输水管道建设,形成完善的灌排体系。着力发展设施农牧业,以现有温室、棚圈为基础,大力探索先进节能日光温室,扩大设施农业种植规模,引导农牧民走舍饲圈养畜牧业路子,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尽最大努力克服气候对农牧业的不利影响,提高农牧业生产的稳定性。□赤峰日报记者 冯启良 实习生 崔浩然

[责任编辑 王美花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比比谁的杏大!
4省区帅哥靓女上演“最炫民族风”
祭敖包
品味茶文化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呼和浩特迎来强降雨 市民出行受到影响
• 呼和浩特市原市长汤爱军受贿案开庭审理
• 动真格,内蒙古今年将严格清理行政执法人员!
• 布小林主持召开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
• 第26届书博会
• “王三黄河水上救援队”荣登中国好人榜
• 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内蒙古扶贫重要途径
专题推荐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专题】内蒙古推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
• 【专题】高考直通车——2016年高考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