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域点睛 地方时评 呼和浩特 包头 鄂尔多斯 呼伦贝尔 赤峰 通辽 兴安盟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元宝山区现代农业绽放异彩
内蒙古新闻网  16-07-22 10:03 打印本页 来源: 赤峰日报  
 

   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到经营97个大棚的葡萄园园主;从传统的单棵逐一浇灌到摁下开关秧苗就能接收营养液;从“会说话的地”到“会呼吸的墙”;从走街串巷赚吆喝到鼠标一点网上下单……元宝山区广袤的田野上不断涌现着现代农业的精彩故事。

  这一个个故事,只是元宝山区现代农业澎湃大潮中的朵朵浪花,而在这浪花之下,流动的是奋进的力量:农牧业生产喜获丰收,粮食生产连年递增;菜、乳、肉主导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设施农业园区、标准化养殖园区不断增多;全区参与现代农业的农民近3万人;年销售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46家;被认定为国家首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一排排标准化果蔬大棚,一处处高标准养殖小区,一片片种苗繁育基地,这片沃野处处唱响现代农业的欢歌。

  龙头企业强力引领。在和润农业的育苗棚室门口,来自松山区的几台三轮车、小厢货和等待领苗的农民将入口围得水泄不通,和润农业的工作人员一边从棚室里往外搬装有种苗的箱子,一边按照订单数量和品种向大家发放种苗,好一番火热的景象。

  和润农业全称赤峰和润农业高新科技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提供优质种子、种苗,新成果、新品种示范推广,花卉、苗木组培、繁育,农资农技服务,农副产品保鲜、加工、流通,现代农业新技术展示、观光为主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坐落于元宝山镇建昌营村,占地1070亩,建设各类棚室及附属设施22.5万平方米,育苗中心每年可输出2.5亿株蔬菜、花卉优质种苗。销售网络覆盖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湖北、北京、通辽及红山区、松山区、宁城县、喀喇沁旗等周边地区。

  走进和润的育苗棚室,自动喷灌车、导流扇、补光灯、水帘等一应俱全,在电脑控制下能自动补光、调温,先进的设施给苗木创造了最佳的生长环境。在农业蔬菜大棚内,树式、水槽式、松塔式、螺旋式、挂立式等结构的高水准无土栽培设备让人眼前一亮,而在错落有致的深液流管道栽培地块中,可以看到紫叶生菜、奶油生菜、水芹菜等稀有蔬菜。和润农业目前是赤峰市唯一一家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培育蔬菜的农业企业。 

本着“成为农业领域具有规模化的特色企业”的愿景,和润农业在这个急需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产业领域,按照技术选择上突出“高新”,项目选择上突出“高效”,产业定位上突出“龙头”的发展方向,带动元宝山区农民在设施农业的广阔天地里增产增收,共走创新、发展之路。

  农业规模化提档升级。平庄镇前进村60岁的张田老人一大早就来到离家不远的大棚内打零工。老人把土地流转给村里建设生态观光产业园以后,不仅有了固定的收入,还能来这里打工,挣点零用钱。

  前进村生态观光园是2011年建设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区内300余栋标准现代设施日光温室大棚,棚内以葡萄为主导产业,栽植了大樱桃、蓝莓、火龙果等新奇品种,棚外种植寒富苹果,棚内棚外形成一个绿色采摘长廊,园区形成一个四季有果可采、有花可观、有景可赏的特色生态观光园区,每年为村集体创收2000万元,人均增收近万元。

  为促进现代农业的规模化发展,前进村党委聚焦锦绣山开发,确定了“生态立村、产业兴村、休闲旅游旺村”的发展思路,根据“三园区一基地”的发展定位,创建了牧场园区、采摘园区、休闲观光园区、苗木基地,采取“合作社+农户”的管理模式,创办了锦绣山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和锦绣山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奶牛牧场园区存栏奶牛3000头,日产鲜奶20吨,可实现年收入2000多万元。如今的前进村正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富民强村路。

  “互联网+”拓宽农村致富路。一个茄子,无论被卖到哪里,消费者都可以根据它的二维码了解到产地、施肥、用药以及整个生产全过程。每一个蔬菜产品都拥有自己的“身份证”,这不是天方夜谭,在元宝山区五家镇农畜产品销售服务中心,“互联网+”让农产品的销售实现了“O2O”。

  “我这个棚全部都是圆茄,一年纯收入4万元左右,明年如果再种,公司统一销售,再贴上二维码身份证,不知道能给我们多带来多少收入呢!”说起自己的大棚收益,房身村的姚文利满脸欣喜和期待。

  打造这个“身份证”可不简单。它的背后,需要一个可追溯系统来支撑。2015年以来,五家镇开始建设农畜产品销售服务中心,构建生态农业食品安全质量可追溯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监控服务器、电商平台和市场销售几个部分。为了增加产品销售半径,五家镇开工建设了3600立方米的蔬菜冷藏保鲜库,完善的冷链物流系统为电商平台的运作打下良好基础。

  用工业的思维做强农业,颠覆传统农产品的销售模式,利用“互联网+农畜产品”,使设施农业实现“长治久安”。五家镇将“互联网+”有效融入现代农业,带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强劲势头。

  元宝山区的农业现代化之路不仅关系着十几万农民的福祉,更关系到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在新的历史节点,元宝山区将始终抓住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核心任务,在坚守中求发展,于稳定中谋改革,以积极昂扬的姿态不断写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元宝山故事。

□赤峰日报驻站记者 刘晓冉

[责任编辑 王美花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我区收藏家淘到美国制地图:标明南海属于中国!
减羊增牛,这招儿不错!
创新科技引领草原畜牧业新发展
花海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专题】第26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
• 布小林主持召开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
• “王三黄河水上救援队”荣登中国好人榜
• 牛!内蒙古7家企业上榜中国500强 看看都有哪些?
• 【专题】亮丽风景线·走遍内蒙古
• 布小林主持召开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
• 12年基础教育该压缩?专家:调整课程架构更关键
专题推荐
【专题】第26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 【专题】内蒙古推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
• 【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
• 【专题】亮丽风景线·走遍内蒙古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