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科教文卫 正文   
世界精神卫生日:共同关注心理健康
内蒙古新闻网  16-10-11 22:37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张文强)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自治区卫计委与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在呼和浩特共同组织开展了主题宣传活动。

  当日上午,在呼和浩特满都海公园,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与呼和浩特市疾控中心、第一人民医院、口腔医院等单位摆放的知识宣传展板吸引了众多市民。

  “精神卫生与口腔还有关系?”在呼和浩特市口腔医院的展板前,一位市民好奇地问。

  “当然有关系了,任何疾病都可诱发精神疾病,口腔疾病也不例外。”呼和浩特市口腔医院宣传科科长樊庆红笑着说。她举例:“假如一个牙痛患者久不治愈,那么势必会影响他的心理健康,失眠、焦虑等精神问题随之产生。”

  “精神卫生是个很宽泛的概念,所有的心理问题都可归在精神卫生范畴。”内蒙古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于东升说,由于精神障碍不像癌症、心血管疾病一样有较高的概率会直接导致死亡,所以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国际上,人们对精神疾病患者以及精神卫生的忽视是普遍存在的。

  据于东升介绍,精神卫生又称心理卫生或心理健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精神卫生是指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促进慢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重归社会。广义的精神卫生是指促进健康人增进精神健康以及精神医学方面的咨询。

  据了解,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心理压力也逐渐增大,精神疾病患者也逐年增多。据国家卫计委2015年公布,我国目前精神疾病发病率已高达17.5%,而且渐趋年轻化,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精神卫生问题不仅严重困扰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而且还给无数个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已成为一个日趋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社会问题。”于东升说,每年举办这样的主题宣传活动,就是呼吁社会各界重视精神卫生,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消除人们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歧视和偏见,共同关注心理健康,构建和谐社会。

[责任编辑 巴菊媛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兴安大地景融四季
色彩斑斓似蝶舞 五角枫林迷醉游客
鲜花送祝福
红叶映深秋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胡杨林里,景美“警”更美
• 布小林主持召开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
• 内蒙古果然是福地:中国U22国家队4:1大胜新加坡
• 蒙东首条高铁启动全线上部结构施工
• 【秋收一线】农民付占胜:今年收入30万元没问题!
• 野生内蒙古大麦草再次现身锡林郭勒盟
• 走进“普罗旺斯” 醉美薰衣草惹人爱
专题推荐
深改组1000天
【专题】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迎接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 【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
• 【专题】亮丽风景线·走遍内蒙古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