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报告解读 正文   
【解读】守住三条底线 建设现代化内蒙古
内蒙古新闻网  16-11-29 22:19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解读】

守住三条底线 建设现代化内蒙古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将“守住三条底线”作为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基本要求,这不仅是在总结过去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内蒙古的未来进行的站位高远的谋划,更是自治区准确把握新常态发展趋势作出的战略部署,为全区上下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加快推动现代化内蒙古建设,开创全区新常态下发展新局面指明了方向。

  “三条底线”中,“发展底线”是前提,“生态底线”是根基,“民生底线”是目的。没有“发展底线”的“生态”和“民生”是空中楼阁,没有“生态底线”和“民生底线”的“发展”相当于原地踏步。唯有牢牢守住生态底线,才能守住发展根基,拥有未来;唯有牢牢守住民生底线,才能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决心,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拥有活力、动力;唯有牢牢守住发展底线,才能建设更美的生态、更富裕的生活。切实“守住三条底线”,是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由“量”向“质”飞跃的基本路径。

  “守住发展底线”要求我们坚持发展、主动作为。新常态下,全区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新常态不等于低速发展,也绝不意味着可以放松发展,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做支撑,扩大就业、提高收入和改善民生就没有物质基础,建设现代化内蒙古也无从谈起。内蒙古作为欠发达地区,当前主要矛盾仍是发展不足,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区所有问题的关键,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不仅是自治区实现“两个翻番”目标的需要,更是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需要。为此,新形势下,全区经济仍须保持中高速增长,必须充分用好我区发展具有较大回旋余地和巨大潜力的优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力保持高于全国的中高速经济发展速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化解经济发展中的潜在风险,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发展向“质量效益型”加速转变,为建设现代化内蒙古夯实根基。

  “守住生态底线”要求我们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相对地讲,过去内蒙古土地、水、能源和矿产资源相对富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放开手脚大开发。现在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环境已经难以承载高耗能、高排放、粗放型发展,且人民群众的需求也在变化,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我们的发展,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现在人民群众对优良环境的追求和需要更加迫切,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的摆正发展理念,调整发展重点与调优经济结构,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为此,新形势下,我们必须立足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着力发展能够发挥生态环境优势的产业,着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友好型产业,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一是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坚决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守住生态底线,决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二是统筹协调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效增加生态产品服务供给。依托内蒙古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气候凉爽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和大数据产业,努力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产业优势,让绿水青山带来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使生态优势和产业优势逐渐浑然一体,构筑绿色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并使其成为全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

  “守住民生底线”要求我们兜牢民生底线,进一步夯实经济发展保障力,实现富民强区。“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民生状况得到极大改善。但是,人的需求是一个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过程,经济社会越是发展,民生问题的内涵就越丰富,保障改善民生自然也成为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这是执政智慧,更是使命担当。面对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地守住民生底线,创造人民群众更满意的生活。为此,新形势下,一是要遵循“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以稳就业、增收入、优保障为关键抓手,切实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同时为全民创新、创业、创造增添底气,更为经济增长注入持续动力。二是增强社保托底力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动流动人群、非公企业职工和农民工全部纳入参保范围,推进大病医疗保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覆盖。着力解决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问题,提高社会保障制度适应水平。三是紧抓民生工程不放松。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深入推进扶贫攻坚,为贫困群众早日脱贫夯实基础,决不能让一个困难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付东梅 作者系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 孙静华 ]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国考
同学们快来看书啦
消防知识进社区
【现场】爱心联盟  真情助学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
•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12人)
•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公报
•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81人)
•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候补委员当选名单(15人)
• 内蒙古将调整公办普通高校学费标准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迎接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 【专题】亮丽风景线·走遍内蒙古
• 【专题】第十三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