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了“五化”协同,把信息化提到了仅次于工业化的重要位置。我们欣喜的看到,巴林右旗综合治税的过程中,利用先进的大数据技术,遏制零散税收的“跑、冒、滴、漏”现象,效果可谓立竿见影,信息化的支撑作用可见一斑。同时,综合治税不仅仅是税务和财政部门的事,旗里还利用信息技术把各单位、各部门联在了一起,形成了综合治税、合力聚财的工作格局,这种治税模式的改革,对各地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巴林右旗综合治税业务培训

巴林右旗综合治税业务培训
11月29日,巴林右旗交通局税收信息采集员蒙景杰一上班,就打开电脑搜集近期公路建设及运输方面的涉税信息。哪条公路建设项目有招投标信息,新登记了哪些客货运输车辆和运输企业,他都会认真地上传到巴林右旗“互联网+综合治税”信息管税平台系统。如今,在这个平台上,联接着旗内的34家综合治税成员单位,这些单位每个月都会源源不断地把涉税信息上报到系统平台。这种用“大数据”综合治税的办法,效果立竿见影,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全旗今年上半年财税收入仍实现了7.4%的增长。
今年以来,巴林右旗聘请专业公司开发了“互联网+综合治税”信息管税平台系统,并对新的管税模式进行了顶层设计,激发了综合治税成员单位的主动性。在信息采集员蒙景杰的眼中,他所上报的每条数据,都会变成税收的“真金白银”。他对数据采集报送不敢有一丝懈怠,因为他上传的数据,除了能与财政、国税、地税部门分享外,还能被政府督查室所监控。他的工作好坏,将关系到单位领导班子的实绩考核,还关系到单位专项经费的增减和奖惩。
为了做好涉税信息的采集工作,巴林右旗地税局建立健全了涉及34家综合治税成员单位的涉税信息采集模板106个,各单位都指定了专人按月度、季度、年度上传数据。这些数据会像进入工厂一样,被平台上的各个部门加工应用。财政部门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了解不同企业规模、不同经济类型等财政收入情况,科学合理地编制财政计划;税务部门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强化税源监控,遏制零散税收的“跑、冒、滴、漏”现象。
在巴林右旗地税局,税务干部朝鲁门打开信息管税平台系统,就能看见交通局蒙景杰上传来的信息。由河南省一家企业在索博日嘎镇施工的街巷硬化项目,投资、开竣工日期等信息赫然在目。朝鲁门算了一笔账:这个总投资370多万元的项目,应缴税金22万多元。“像这种隐蔽税源和偏远税源,过去管控困难,非常容易流失,而现在项目招投标阶段就能知道,能整整提前半年的时间,税收征管效率大增。”
巴林右旗作用大数据,正在让“睡着的数据醒过来”。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徐永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