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科教文卫 正文
内蒙古普查发现2个剧种消亡
内蒙古新闻网  16-12-15 11:07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晨报  
 

  14日,自治区文化厅对外发布消息称,内蒙古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的数据采集、平台著录及省级专家审核工作目前已全部完成。令人惋惜的是,在普查中普查工作人员发现内蒙古有2个剧种已经消亡。

  据统计,内蒙古地方戏曲剧种普查中,共普查及著录了剧种16种,分别是蒙古戏、二人台、东路二人台、中路梆子(晋剧)、京剧、漫瀚剧、评剧、二人转、吉剧、大秧歌、道情、耍孩儿、秦腔、皮影戏和木偶戏。与《中国戏曲志·内蒙古卷》所列入剧种相比,新增剧种6个,分别是漫瀚剧、秦腔、耍孩儿、吉剧、皮影戏、木偶戏;消亡剧种2个,即北路梆子和满族戏。其中北路梆子,又名“上路戏”,大约形成于16世纪中叶,19世纪初叶已趋成熟。流行于山西北中部、内蒙古中西部、河北西北部及陕西北部,是华北地区较有影响的中国戏曲剧种之一。满族戏从内容和形式上可分为宫廷戏剧和民间戏剧,它既有别于评剧,又有别于人们喜闻乐见的东北二人转。(首席记者张昊文)

[责任编辑 魏莉 ]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首府轨道交通建设用上了“钻地龙”!
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 众志成城固守北疆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桥小学开展一系列学习活动
大熊猫双胞胎“七巧”“七喜”鄂尔多斯动物园卖萌无底线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布小林主持召开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
• 布小林率自治区安全生产大检查第二督查组在乌海市检查
• 自治区安全生产大检查第五督查组在阿拉善盟开展检查工作
• 任亚平率自治区安全生产大检查第三督查组在乌兰察布市检查
• 自治区安全生产大检查第四督查组在赤峰进行检查
• 检察机关依法对艾宝俊、潘逸阳、宋林、邓崎琳四案提起公诉
• 自治区安全生产大检查第九督查组在包头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专题】聚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 【专题】第三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