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国家“互联网+”行动,运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阿拉善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加快融合发展,去年,阿拉善盟行署印发《关于推进“互联网+”行动建设“智慧阿拉善”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了“智慧阿拉善”建设总目标,即用3至5年的时间,整合利用城市地理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基础信息,建立起与国家、自治区“互联网+”战略行动相衔接的高效、开放、互动、共享、安全的阿拉善互联网集成服务平台,基本形成政府管理、民生服务、重点产业发展的数字化、在线化的发展方式,使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加快“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应用系统建设,形成优良的“互联网+”生态协同系统。
在《意见》指导下,去年,阿拉善盟通过政府采购程序,与北京北达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署项目合同,启动“智慧阿拉善”建设顶层设计项目。如今,以“互联网+”为基本特征的“智慧阿拉善”建设快速推进。“智慧旅游” “智慧文化”等工程相继启动,阿盟文广局出台阿拉善“智慧文化”建设工程,制定出以建立“一个平台,四大体系”为主要目标的《阿拉善盟智慧文化建设方案》,提出通过3至5年时间建设,基本实现文化遗产保护、文艺创作演出、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的数字化建设,构建集服务、管理、展示、营销于一体的综合文化服务平台,打造与文化资源相匹配的智慧文化展示共享平台。
今年,阿拉善旅游局实施了“全域+智慧”的智慧旅游建设,着重建设以智慧旅游数据资源库为基础的阿拉善智慧旅游网站群、APP客户端(微信公众平台再开发)、游客多媒体查询系统等智慧旅游公共服务系统,着力提升阿拉善旅游公共服务综合水平,实现旅游公共服务的全域覆盖。智慧旅游建设成为旅游产业与各相关行业间合作发展的“催化剂”。
胡杨林景区是阿拉善盟第一家智慧景区。为了提升景区品质和游览舒适度,该景区投资5000万元打造智慧旅游项目,从智慧营销、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3个方面,系统化构建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工程,修建了智慧旅游展厅、电子沙盘、数字拼接大屏、全景区可视化监控指挥中心等基础设施。现在,游客可以通过微信、网银、支付宝等方式在网上付费购买景区门票;智慧旅游展厅方便游客了解胡杨、了解景区;智慧管理建设使景区具备远程拍照功能、全景区可视化监控指挥中心,它不仅可以览尽景区的主要游览线路,还提高了景区可视化管理水平。
据统计,今年十一期间,3成以上的游客是通过网络平台购买胡杨林景区的门票。阿拉善胡杨林景区负责人白磊告诉记者,胡杨林景区率先开展智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景区管理水平明显得以提高,旅游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游客的满意度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刘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