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年12月18日11点30分
地点:凉城县岱海旅游区办事处苏义村
参加人员:苏义村党支部部分党员、县驻村干部
主持人:李日旺
会议内容:领会好党代会精神,发展好苏义村经济
村里人养的猪每斤18元还得预订呢!
虽说是寒冬时节,可正午的太阳把位于呼阳路边的岱海旅游区办事处苏义村村委会党员活动室照得暖暖的,李日旺、邸福奎、张根换、苏育生以及包村干部张利宁围坐一起,每人拿着一份培训资料,正热烈地讨论着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
“李书记的报告大篇幅的提到要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真是说到了我们的心坎上!我们村是岱海旅游区核心地区,今年我县提出保护岱海实施水浇地改旱地工程后,政府统一规划种植油菜、万寿菊等,打造观光农业,真正实现了保护生态与农民增收双赢。”凉城县岱海旅游区办事处苏义村支部书记李日旺诚恳地说。
凉城县被誉为乌兰察布市的江南,岱海湖泊涵养了凉城县,形成了小气候,这里成为内蒙古有名的旅游景区。然而,近年来岱海湖泊因地下水超采等原因,水面大幅缩减,不仅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更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今年3月,凉城县总投资6亿元,全面启动岱海生态修复工程,重点对环岱海周边5万亩耕地进行节水改造,将水浇地改造为旱地,对原有农户补贴3亿元,5万亩耕地改造每年至少可节水500万立方米。此项目涉及苏义村3343亩土地、400多人口。
“岱海水改旱,每亩给我们500元,以前就是自己种玉米也挣不了这么多,现在腾出时间给公司打工,每天还挣80元嘞。我们村今年夏天有7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挣了钱。”快人快语的张根换说。
有26年党龄的邸福奎高兴地说:“我年纪大了,养了6只羊、十多只笨鸡,一夏天也不少挣钱;村里人养的猪,现在都成了抢手货,每斤18元还得预订呢。”
据了解,苏义村的农家乐也带动了贫困户从事养殖业。如今,这个常住人口905人的村,人均年收入达1.1万元,而土地流转、打工劳务占总收入的70%以上。
时间: 2016年12月18日13点10分
地点:凉城县岱海旅游区办事处赵家村
参加人员:赵家村党支部部分党员
守住生态底线一切都发展起来了!
尽管已过午饭时间,但赵家村村委会党员活动室内依旧是热闹非凡,从上午讨论到中午,围坐在会议桌前的16名农民党员,有的低头写着、有的认真听着,你一言,我一语,都在为赵家村的发展出谋划策。
“李书记报告中提出的守住三条底线,与咱这个岱海北岸的小村息息相关呀!咱们这些土生土长的赵家村人,就生活在岱海边,眼睁睁看着岱海水逐年减少,心里不是个滋味。现在县里实施保护岱海的举措,旅游业正成为主业,这不,咱村一下子就发展14家农家乐,真是守住生态底线,一切都发展起来了!”戴着高度近视眼镜的村支书高三元结合报告,滔滔不绝地描绘着赵家村的发展蓝图。
28岁的王芳是大学毕业回乡创业的大学生,如今经营着上下层200多平方米的农家乐。她胸有成竹地说:“确实守住生态这条底线,岱海旅游才能发展好,每年我们农家乐从5月份经营到10月份,笨鸡、炖鱼、炸糕都卖得特别好。水浇地改旱地后发展的油菜花、薰衣草、万寿菊基地,吸引了众多的观光游客。明年国际滑雪场、水上乐园就开始运营了,我正筹备着把住宿搞起来呢!”
位于呼阳公路边的赵家村,是凉城县岱海旅游区办事处三苏木行政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全村共有86户223人,耕地面积1122亩,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自种养业和农家乐等旅游项目。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该村依据自己的特色,提出自然、整洁、方便和实惠的建设理念,以整齐划一、卫生洁净、宽敞舒适、四通平坦、多元经济和空气清新作为村子的特色,还打造了五谷丰登美食苑以及民俗产品体验区,目前已成为凉城县有名的旅游乡村。
“只要把岱海生态保护好,一切才能发展。‘背靠洞金财如泉,面临岱海福无边’嘛。”随同采访的凉城岱海旅游区办事处主任陈日高忍不住插了话。(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吴海龙 郝斌 包塔娜 皇甫美鲜 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