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域点睛 地方时评 呼和浩特 包头 鄂尔多斯 呼伦贝尔 赤峰 通辽 兴安盟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松山区临潢社区“菜单式”管理模式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内蒙古新闻网  16-12-20 11:35 打印本页 来源: 赤峰日报  
 

  松山区兴安街道临潢社区以服务居民为目标,创新服务管理模式,围绕社区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提供贴心服务,积极探索推行由居民“点菜”、社区“配菜”、各方“做菜”、居民“品菜”的“菜单式”社区服务模式,有效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居民“点菜”。临潢社区以原有的网格化管理为基础,社区干部和网格长深入辖区46个网格6342户居民家中,通过上门走访、座谈交流和征求意见等形式,真心诚意地与居民交流、谈心、沟通思想,准确了解他们所思、所忧、所盼,让居民直接“点菜”,及时记录在”民情日记”本上。同时,社区将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上来的居民各类需求统计汇总形成“菜单”,切实解决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进一步畅通了居民表达心愿诉求和社区征求社情民意的“绿色通道”。

  社区“配菜”。将居民需求收集上来,形成“菜单”后,社区一方面积极联系有关部门解决,另一方面通过召开座谈会,利用社区公开栏、公示公告、电话、QQ等媒介主体,主动与辖区共建单位和居住地在职党员联系沟通,热心引导他们积极到社区认领服务“菜单”。将辖区共建单位、非公企业、11支志愿者队伍等资源纳入互动问需、多元服务的范围,引导辖区共建单位、非公企业、志愿者队伍和基层各类群体、各类人员参与到社区建设、治理与服务中,形成“共建共享、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各方“做菜”。辖区共建单位、非公企业、志愿者队伍和居住地在职党员到社区认领服务“菜单”后,社区按照拟定的“菜谱”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按程序步骤推进便民利民服务项目,提供“亮身份”贴心服务,诚心为社区居民“做菜”、“上门送菜”。今年已完成辖区4栋老旧小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圆梦园、健身园、书画坊等活动场所相继设立,救助、慰问、走访贫困户7次,帮扶90户困难家庭等。

  居民“品菜”。为实现居民与社区的深度交融,社区在项目完成后,通过社情民意满意度调查、入户走访、电话回访等形式,让辖区居民“品菜”,社区针对“品菜”结果,采取合理化建议与意见及时进行调整整改。

  从以前的社区“备菜”、居民被动“品菜”,到现在的居民按需“点菜”、社区按单“做菜”,临潢路社区创新服务管理模式,探索推出的新型社区服务模式——社区“菜单式”服务真正把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得到越来越多居民群众的好评。(通讯员李惠)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现场】赛罕区:156名科技特派员蹲点推广农业新技术
【现场】乌拉特海关以党代会精神为引领优化通关环境
【定格】用两个孩子的名字建一个草原书屋
【现场】阿尔山:“冰雪温泉火山林俗”推动旅游产业不断升温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对13名拟提任厅局级领导干部进行公示
• 刘奇凡:努力开创自治区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局面
• 62岁患者突发心脏破裂 医院开通急诊手术绿色通道让患者转危为安
• 内蒙古通报2起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 全区工商联换届工作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 王莉霞讲话
• 内蒙古7户家庭荣获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
• 大熊猫双胞胎“七巧”“七喜”鄂尔多斯动物园卖萌无底线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专题】聚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 【专题】第三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