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道 评论 先锋 理论 观点 网评 草原时评 地评线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思享  >  评论   
微博
Qzone
【洞见】电影要容得下“一星”评价
内蒙古新闻网  17-01-09 07:24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看电影前去看看评分,看完电影后写写评价,已成为不少网络“新世代”的观影习惯,不仅丰富了观影体验,也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无数人有弹有赞,给一星也给五星,就形成了电影评价的“大数据”。偏激的、找茬的,肯定都会有,但样本量足够大,也能照见整体的观感、多数人的态度。

  开放的舆论场中,对电影的评价,确有失序现象存在。打分平台上,刷好评、刷恶评的都有;自媒体中,也不乏博眼球的恶意差评。对此类情况,需要合理引导、妥善解决。“洗澡水脏了,不能把盆里的孩子也倒掉”,这应是共识。话说回来,电影真的会被“一星”毁掉吗?电影生态真会被“差评”影响吗?却也是未必。

  一部电影的品质,不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更不是“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试想,类似《大圣归来》《湄公河行动》这样的电影,如果不是拿高完成度的作品说话,怎么可能依靠市场和口碑完成逆袭?而换个角度看,多少靠“小鲜肉”“五毛特效”“炒作绯闻”博眼球的电影,即便买上万个“五星好评”,最终不过是沦为笑柄。

  一些电影能逆袭,一些电影会折戟,本身就意味着观众越来越成熟,不会再轻易被烂片骗进电影院。中国电影市场,近年来可谓“高歌猛进”,近三年的增长分别是27%、36%和创纪录的49%。从某种程度上看,今年票房增速放缓,也未尝不是电影市场更健康的表现。毕竟,电影市场的成熟,前提是要有一批成熟的观众。票房很重要,但不可能也不需要搞成“面子工程”。

  承认观众有“用脚投票”的权利,也就要承认观众有“打星评级”的权利。当然,平台也应该更好地完善评分机制,让评分成为网友意愿的真实反映,让网络平台打分,成为“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时重要的参考。

  中国电影,要有容得下“打一星”的肚量。“爱之深,责之切”,网友的评价虽然不一定就是“权威”,但也是观众心声的投射。说到底,真正拿出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作品,可能是重要得多的问题。(张凡)

  

[责任编辑 王美花]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黄河至北”的流凌奇观
红灯笼高高挂
“我要上全运”中国式摔跤选拔赛开赛
花卉产业兴乡村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自治区党委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孙绍骋主持并讲话 王莉霞通报有关情况 张延昆出席
• 女特警化身“爱心妈妈” 温暖困境女孩
• 喷香的杀猪菜
• 内蒙古交通工程多个项目荣获全国大奖
• @赤峰市民 危险!危险!危险!
• 第十一届全国大众冰雪季在呼伦贝尔启动 高志丹王莉霞出席
• 项目赋能国通语智慧教学
专题推荐
【专题】领航新征程
【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
• 【专题】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
• 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 2018年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
Copyright© 2005-2023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18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