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理论评论 正文   
【观点圆桌会】莫让“彩礼”成为爱情不能承受之重
内蒙古新闻网  17-02-09 18:54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观点2

对陈规陋习说“不”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之举。这些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较快发展,农村百姓生活质量实现较大提升,一些陈规陋习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同时,不可否认,个别偏远农村仍存在“天价彩礼”现象,对提升农村文明建设水平造成了阻力。

  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破除陈规陋习,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头戏。“天价彩礼”让村民不堪重负,还给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造成巨大的阻力。要想破除这种陋习,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既要政府部门大力倡导现代文明方式,也要农村百姓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些年来,国家和地方都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实施了一系列举措,一方面是对旧的陈规陋习进行渐进式的破除,另一方面是通过社会社团的作用,制定了农村新的乡规民约。纵观各地开展的具体措施,也有相当多的可圈可点之处,有的农村操作红白喜事,由村里食堂统一负责,规定席数和限额,不实行滩派收礼等,深受当地村民的赞同。

  破除农村陈规陋习,就要将新的《乡规民约》立起来。积极倡导人们自觉遵守新的习惯,让大多数村民对旧习惯说“不”,方可铲除旧习惯滋生的土壤。

[责任编辑 赵静 ]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定格】边境牧民的幸福账单
【现场】桃源春色 诗诵玉泉
【现场】正月初十吃莜面
【现场】雪后出行注意安全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网络媒体走转改】【新春走基层】“我们的坚守是让其他人过个好年!”
• 2017年呼和浩特的这几件大事,你可一定要知道!
• 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会会议 听取自治区总工会团委妇联科协党组工作汇报
• 布小林调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筹备工作
• 呼和浩特也有“铛铛车”了,这几天可以免费乘坐!
• 6日起雨雪来袭降温明显
• 全国越野滑雪系列赛在凤凰山火热上演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专题】聚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 【专题】第三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