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仪和母亲刘红霞
成骨不全,又被称为“瓷娃娃病”。得病的躯干发育异常,或不能行走,更甚者不能坐立,某些患者的器官也会被挤压成细条状。家住土默特左旗沙尔梁镇的张书仪就是这样一个“瓷娃娃”。她今年8岁,刚上一年级。自从她上学后,她所在的班级就多了一位“大”学生,那就是她的母亲刘红霞。
坚强的母亲坚强的娃
刘红霞有一本日记,记录着女儿张书仪出生后的一点一滴,她管这本日记叫“妈妈日记”。
“2008年的一天,伴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小书仪来到这个世界。”第二次为人母的刘红霞欣喜地看着怀中的小女儿,觉得她未来的道路将会洒满阳光。可一家人发现孩子总有些说不出的异样,直到第18天,医院确诊孩子为成骨不全症,今后的行走都可能成问题。“专家说,全国针对这个病症还没有根治的方法,好不了了。”刘红霞说。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刘红霞一家人无法面对。4年前,刘红霞的丈夫终于抵不住巨大的生活压力离家出走。没有了丈夫,这个家的经济支柱也没了,刘红霞只能身揣每个月300元的低保和亲戚们救助的善款,一边带着小女儿四处求医,一边供大女儿读书。她的大女儿非常懂事,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最终考取大学;而小女儿经过18次住院、5次手术和无数次的输液打针,也能勉强行走了。
初见张书仪,洋溢着灿烂笑容的她正一拐一拐地走出教学楼,刘红霞则在身边做她的人肉拐杖。这一幕看似温馨,实则扎心。刘红霞说:“从孩子患病至今,治疗费花费了30多万元。孩子他爸离家出走,我得照顾孩子,家里没了经济来源,我们只能凭每个月300元钱的低保和亲戚们的救助勉强过活。好在书仪很坚强,虽然经历了几次骨折,依旧能坚持着尝试走路,可以为我减轻些劳累。”
据了解,成骨不全症也被称为脆骨病,属于世界疑难杂症。患病者容易骨折,骨折后通过手术在肢体中加钢钉或钢板作为支撑,患者需要承受巨大的疼痛和不适。这对于一个8岁的孩子来说,能够忍下来实属不易。而张书仪腿内的钢钉导致她得了骨髓炎,双重疼痛压在她身上却还能见到她灿烂的笑容,足见她的坚强。
背起书包我们一起去上学
张书仪的坚强不止在对待自己的病症上,对待自己的学业也是如此。刘红霞说:“书仪看着她姐姐考上了大学,也特别向往学校生活。本来她是不适合上学的,但由于她特别想上学,作为母亲,我就得守护她完成她的向往。”
“今天,小书仪上小学了,我背着她,她心里美得开了花。”日记中的一段话映射出上学对于书仪的重要性,刘红霞也是心满意足。虽然生活拮据,虽然孩子仍有病痛,但能够因为学习知识而使孩子快乐,刘红霞倾其所有也乐意。
由于“瓷娃娃”的病症是骨头脆弱,易骨折,易疲劳,所以刘红霞时时刻刻都要陪伴在女儿身边,以保护她不受伤,于是,刘红霞自然而然成了班级里年纪最大的“学生”。
从清晨6点开始,刘红霞为张书仪洗漱、穿衣,背着她上学,到坐在班级里陪读、听课、时时照顾。从中午放学背着她回家、做饭、午睡,到下午继续背着她上学、陪读、放学,一年四季天天如此。
记者问小书仪是否感激母亲,她并没有说话,只是捧着母亲的脸左亲亲右亲亲,然后甜甜地看着母亲笑。刘红霞那已爬满皱纹的眼角泛起泪光,那不是多年熬着苦日子的辛酸,而是欣慰。她说:“只要孩子想上学,我就当她的同学;只要孩子不嫌弃,我就一直陪着她完成学业。”(记者 许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