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像双翼的神马,飞驰在草原上……我们将成钢铁工人,把青春献给包钢。”由玛拉沁夫作词作曲创作的《草原晨曲》,让全国、全世界人民都认识了包头、熟知了包钢。因为包钢的建成,结束了内蒙古地区“无铁、无钢”的历史,开启了自治区现代工业的新历程。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内蒙古乳业品牌异军突起,伊利等来自大草原的品牌,竞相闯荡国内外市场,成为内蒙古一张张亮丽的“名片”。
从包钢到伊利,内蒙古工业经济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六大优势工业体系形成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打造,如今的包钢已经成为了自治区的“工业长子”、我国重要的千万吨级钢铁工业基地、世界最大的稀土工业基地,已经形成了钢铁产业、稀土产业、矿业产业和非钢产业四大产业板块。形成钢铁、稀土主业特色鲜明,矿业、非钢、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产业格局。
从包钢到伊利,见证了内蒙古工业发展砥砺奋进的70年。
70年来,内蒙古涌现出了许多的知名民族工业企业品牌,如蒙羊、伊泰等知名民族工业企业品牌,也形成能源工业、冶金建材、化工、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和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等六大优势特色产业为支撑的工业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工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实力迅速增强。全区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高达97%以上,形成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工业体系。2016年工业增加值达到7758.24亿元,总量比1947年增长了6148.2倍,年均递增13.5%,比1978年增长了108.9倍,年均递增13.2%。”内蒙古统计局6月21日提供的数据显示。
实现工业转型升级
五年来,内蒙古工业进入结构调整的关键期,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全区上下积极探索,调结构,促转型,坚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实现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工业正朝着高端化、现代化的精深道路不断迈进。
随着自治区转型发展步伐的蹄疾步稳,长期受困于巨额亏损等重重困难的包钢集团在锲而不舍的拼搏中突围成功:2017年第一季度预计实现盈利0.2亿元。在连续3年亏损后,包钢集团今年一季度能够实现扭亏为盈,迎来“开门红”。
目前,全区一半以上驰名商标来自农畜产品加工业,农畜产品加工行业的奶粉、脱水蔬菜、风干肉等各类品牌、千余种特色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伊利集团位列全球乳业8强,成为引领中国乳业发展的风向标。
未来,内蒙古将继续以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着力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发展动能,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后劲更足、优势充分释放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记者白洋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