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尖劈开水面,在乌梁素海缓缓而行,迎面吹来的风带着湿润的清香。站在船头眺望,青翠的芦苇随波荡漾,成群的鸥鸟从水面轻快掠过……
对于马海明来说,眼前的美景已是熟悉至极。作为乌梁素海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站长,这是他每天巡护的必经之路。除了站长这个头衔,他还是这片海域爱鸟护鸟的忠实志愿者,人称“鸟爸爸”。
“我就是在这儿长大的。小时候顽皮,打鸟、掏鸟蛋,什么都干,就是对鸟感兴趣,爱记它们的名字,知道啥时候来,喜欢在哪里下蛋。”马海明坐在船舷边,每遇到飞过的鸟儿,他都会介绍一番,“这是苍鹭。你看那边,白鹭认识吧?这小家伙是红嘴鸥……”他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
乌梁素海素有“塞外明珠”之美誉,它是全球范围内干旱草原及荒漠地区极为少见的大型多功能湖泊,也是地球同一纬度最大的湿地。据马海明回忆,一直以来,这里都是鸟的世界、鱼的乐园。直到1996年左右,大量污水排入,芦苇疯长,水质富营养化严重,出现了“刮东风西边臭,刮西风东边臭”的现象。专家预测,再不进行抢救性保护,乌梁素海10到20年内就可能消失。
“水臭了,鱼死了很多,鸟儿也不愿意来了,心里真挺难受的。”马海明那个时候是芦苇围场的场长,工作中会经常遇到很多受伤、被困的鸟儿,解救、救助这些小生命成了他的又一使命。
2011年底,乌梁素海湿地重生计划展开,截污堵漏大刀阔斧,生态补水累计突破10亿立方米,乌梁素海再现清澈湖水,很多之前不愿意来的鸟儿又回归到了这里。这让马海明感触颇深,爱鸟护鸟的决心更坚定了。2014年,他被聘为乌梁素海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站长。
早晨6点起床,带上巡护日志、相机、GPS定位仪,巡护海域300平方公里,这是马海明每天的工作内容。“近两年生态环境明显好了,来这里的鸟比以前多了,从上世纪90年代的180余种增至249种。”
近几日,正是疣鼻天鹅的繁殖期,成群的疣鼻天鹅在距岸边不足百米远的水中畅游觅食,和周围的野鸭子、鸥鸟、雁类等一同嬉戏。它们时而在空中振翅翱翔,时而在水面上翩翩起舞,还不时发出阵阵欢快的鸣叫,场面十分壮观。
“疣鼻天鹅喜欢在浅水区吃草根,这几天有很多天鹅宝宝出生,警觉性越发高了。平时,我过来它们也不走远。”说着,马海明仰脖发出“鹅”的一声长鸣,他经常这样跟鸟儿们打招呼。他总说,鸟儿是有灵性的,相处久了,就融在了一起,这种感觉很幸福。(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施佳丽)
【记者手记】
作为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集中、危害最严重的省区之一,内蒙古自治区集聚着四大沙漠和四大沙地,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总面积占比高达全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湿地,就像“旱腰带”上的一泓清水,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食物与水资源,还是一道极为重要的生态屏障。湿地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荒漠化,以及维系周边草原生态系统平衡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功能,是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因为湿地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在区域环境保护中具有特殊的地位,2007年5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2007年12月,我区批准在自治区林业厅成立湿地保护管理中心,随后立即启动实施鄂尔多斯遗鸥和呼伦湖两个国际重要湿地监测与管理项目。通过对野生动物、湿地植被、浮游动植物和昆虫及水资源的监测,了解了湿地生态系统现状,找出了鸟类数量和水域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不只是乌梁素海,为了守住所有受气候影响最容易消失的生命之源,自治区使出浑身解数,效果也是十分显著。润泽草原的北方最大淡水湖呼伦湖水域面积目前已经达到了2044平方公里,为17年来之最;干涸多年的居延海,随着黑河分水工程的实施,再次成为茫茫戈壁上一块硕大的“碧玉”;乌拉盖湿地、巴美湖、达里诺尔湖、岱海等湿地的涅槃重生,都离不开湖泊湿地保护、退耕还湿等工程的实施……
目前,我区已经建立以湿地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83处,保护湿地133万公顷,初步建立起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如今,在祖国北疆千里草原的湖泊湿地上,到处都有白鹤盘旋、野鸭戏水、蒲草翠绿的动人景象。